第69章(第2頁)

看完講義、筆記,又是半下午過去。羅南身邊,凝水環聚集的小水珠還在,還是指尖似的規格,這已經是體積極限了。

按照武皇陛下的意思,羅南的用法,屬于吃力不讨好的類型。不過就是那位傳奇女士,也不會想到,羅南有一條源源不斷地生産靈魂力量的生産線。

所謂量入為出,當出“入”與“出”完全不成比例的時候,也不必再“量”。隻要任性就好。

意念稍動,自家操控的水珠,好像小說裡的“劍丸”,跳擲飛動,在屋裡來去自如,随心所欲。

凡力量的具現化,就是比無聲無息的“攻城錘”之類,更有成就感。

閉關時間隻剩下半天,計劃趕不上變化,羅南為了給自己擦屁股,修行計劃遠沒有達到預期。

此時,滴水劍倒成了最意外的收獲,理應牢牢抓住。什麼,格式塔“星圖化”?那不是大麻煩麼?

不管怎樣,羅南對滴水劍已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于感情。

對“救命恩人”,待遇總要好一些。

第一百九十三章

奪胎骨

羅南決定一鼓作氣,掌握滴水劍的五個輔助結構。在他看來,這是有可能的,增遠、加、銳化、爆裂、導引這五個結構,都是圍繞凝水環搭建起來,結構複雜度不如,精度的要求也很有限。

特别是增遠、加和導引,這三種增強操控效果的結構,隻不過是凝水環的延伸,羅南隻用了1個小時就掌握得很好。當然這部分要歸功于他有一個耐操的練習平台――凝水環的穩固性,使他可以一次接一次地在上面練習,不用擔心粗糙的輔助結構爆裂,會讓一切都重頭再來。

羅南已經可以讓指尖大小的水珠,在屋子裡面上下飛舞了,如果全力催動,就像一道劃空的水痕,見光不見影……然後就拍在了牆上。

真是一場凄慘的車禍,三個輔助結構當場爆裂,凝水環積聚的水分也全留在牆上,順着牆面往下淌。

隻有凝水環結構經受住了考驗。

羅南也知道屋子裡不适合練習,就把視線投向了陽光覆蓋的庭院。

還在積聚水分的凝水環,被羅南驅使着撞向紗窗。紗窗是透氣的,這枚凝水環卻已經是微米級别,細密的網眼,對它來說毫無影響。

出窗之後,兩秒種的功夫,輔助結構和水分,都給找補回來。

看着水汽圍繞凝水環聚散變化,羅南很有感覺,而控制水珠飛來飛去,感覺更爽。

沒有了天花闆和牆壁的束縛,水珠開始是在院子裡亂飛,後來一圈圈拓展,最後從社區的房檐、樹枝間穿越過去,直到飛出兩公裡開外。

周末的社區人來人往,卻沒有人注意到頭頂穿過的水珠,就算偶有感應,也最多瞥到光芒一閃,無法理解幕後的真實。

受靈魂力量控制的水珠,自然可以抵達靈魂力量覆蓋的位置。不過羅南在操作的同時,也領悟了武皇陛下的理念:

随着距離拉長,他與滴水劍之間的聯系,确實需要付出更多的靈魂力量來維護。也需要多個輔助結構來調節。

在利用它們的同時,還要注重磨合的問題。畢竟是精神幹涉物質層面,彼此之間的條理不通順,會造成無謂的消耗和幹擾。

至于如何保證最有效的協作,隻有一個法子:練!不經過幾百上千次錯誤,就不可能搞明白裡面蘊藏的精妙複雜的作用關系。

沒說的,在充滿了錯誤的練習中,消耗也是巨量。根據羅南這段時間掌握的常識,就算凝水環基礎結構不損壞,隻是調整其他三種輔助結構,大約半個小時,就能熬出一位精神強化側覺醒者的極限。

然而在“消耗”類的問題上,羅南根本不用考慮。他隻覺得,這種在十多平方公裡範圍内,“指哪兒打哪兒”的感覺,還是爽的。

他甚至還在想,從這個邏輯推演開去,豈不是說,隻要他靈魂出竅,豈不是就能帶着滴水劍滿街跑?而且,以靈魂體的感應範圍,他在納德區,就是納德區全覆蓋;在河武區,就是河武區全包圍……

這樣的“滴水劍”,比起古代傳奇故事中的飛劍取人頭,又如何?

念頭在腦子裡轉進轉出,但最後隻是搖頭自嘲罷了。且不說滴水劍的殺傷力非常有限,操控變化困難,有一個最基礎的關口,就決定了他的思路隻是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