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下的眼簾遮住了羅南的瞳孔,看不出他究竟是怎樣的心思。
節目上,“挺死派”和“挺活派”仍在争論,如果可以動手,兩邊一定能先把狗腦子打出來。
在喧騰而熱鬧的氛圍中,羅南隻在想:幸好這世上還有一個現象,叫做“人以類聚,鳥以群分”。
*******
凍雨下得沒完沒了,基礎設施良好的“高空層”對此無感。不過在回收層,看着滾落的泥水連成一線,從天而降,感覺想必不是那麼美妙的。
據統計,夏城24個行政區,有14個擁有回收層的配置,其中尤以西部城區和四個衛星城為最,因為這裡是通向荒野的大門,也是傾洩城市垃圾(各種意義上)的排污口,同時也是一些灰色資本的流轉地。
在這裡開辦福利院,其實是很微妙的一件事,很容易給人造成誤會――懂行的問一聲“暗網”代碼是多少?性急的直接詢價都有可能。
但話又說回來,就算是在秩序良好、并無回收層存在的南城區,聖瑪利亞慈善堂裡面,也藏了不知多少罪惡。
從這方面看,萬塔院長坐鎮在蘭鎮福利院,至少開辟了一方淨土。
羅南到福利院外的路邊下車,此時萬院長和剪紙,以及翟維武那小子,就在入口等着。他們身邊,就是端坐看雨的翟工。
和之前通過靈魂披風觀察的相比,翟工的情況基本無變化。他是在看雨,但不是要把雨看出花兒來的那份癡傻,隻是進入了一種忘我的狀态,一次又一次地去試驗自己的設想。
沒錯,翟工就是在不停地勾勒凝水環。
他應該隐約現了這一場凍雨導緻的微妙環境變化,希望借靈魂披風構建的幹涉圖景,抓緊機會去完成“凝水環”的工程。
畢竟水分子受到充分幹涉,格外活躍。和在水池邊、大海面還不一樣。這份脈動的節奏,是非常有利的指引。
其實,翟工意念繪制成功率已經非常高了,雨幕之中,間或有橫飛的水珠穿過,顯示出這段時間他的努力成果。但是,這些作品和羅南所說的“半永固結構”,亦即承載精神與物質幹涉之妙的穩固載體,總是差了一線。
就是這一線之差,最是磨人。
既然是羅南提出的修行方案,面對這種情況,他自然也有些想法,但剪紙和萬塔院長都在,他沒有魯莽實施,而是征求他們兩人的意見。
“你說的那種模式,理論上靠譜,可就差一點兒。”剪紙也看出了門道,他怎麼說也是精神側覺醒者,常識結構要比羅南紮實得多,“今天是環境好、狀态好,要是這都不成,可太傷了。”
萬塔則道:“物性雖不相違,但也不是最好的着力點。”
“啥?”剪紙沒聽懂。
羅南倒是明白了:“萬院長的意思是,凝水環本身,并不是太契合翟工的能力性質。”
“這也講相生相克?”剪紙和高天師關系不錯,處的久了也受了點兒影響,這個形容很有傳統味道。
萬塔竟然表示認同:“不管是金木水火土,還是電磁、熱能等表現形式,都隻是通向物性究極的一條入門之階。但各人心性不同、敏感度不同,方向也應該有所差别。”
“老翟能力是電子親和,難道要有個‘凝電環’才行?”剪紙開了個不是玩笑的玩笑,“武皇陛下那裡,怕是沒存貨吧。”
其實大家都明白,控制水分子也好,控制電子也罷,其實都不是翟工這個層次所能企及的。說到底,這個環、那個環,隻是一個扶手,是要在物質世界有一個相對穩固的憑依,讓虛無缥缈的靈魂力量得以作用、增殖。
聽他們在讨論,一直在“聽天書”的翟維武突感慨:“精神側這麼麻煩啊,我還是跟院長念經好了……喂,瑞雯,你的能力是什麼啊?”
沒錯,這個人小鬼大的家夥,感慨的目的就是為了和瑞雯搭讪,刺探一下底細――福利院裡好端端地又進了新人,年齡比他們這幫要高出一截,還是“關系戶”,由不得他不好奇。
可惜,瑞雯依舊斂默不語,隻靜靜站在羅南一側。
羅南對小孩子的把戲不感興趣,在交流過程中,他也近距離觀察翟工的工作,并得出初步結論――在對待凝水環一事上,翟工的工作要比他細緻得多。
其靈魂力量勾勒的整體結構,體現出工程制圖級别的嚴謹和精密。能夠看到,其進行勾勒時,似乎分劃出凝水環結構的多個支點和分界,分解成可以拼接的區塊步驟,一絲不苟。
羅南看久了都有所悟,對其中精神與物質幹涉的微妙細節,隐約有了更深層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