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南在模拟倉裡調整了一個最舒服的姿勢:“現在就開始吧,争取兩天半的時間,把地基給建起來。”
一念甫動,羅南的意識便通過虛腦系統轉接到束神箍上,下達了清晰的指令:
“核心模式植入。”
在下達指令的同時,另一處時空,幽靈般穿梭在雲層中的魔符定住。仿佛自成一界的魔影軀殼内部、巍峨的血魂寺結構之上,流轉的血光熔岩流速更疾,第四層宮觀殿閣之中,僅有的一枚種子印記,便在這份内化的動力擠迫下化光而出,再一次打穿虛空。
千分之一秒後,種子印記準确地刺入山體内部的前進基地。在室内略微懸停,便在羅南的指揮下,投入到電磁前鋒1号拟人化的頭部裝甲内。
在這裡,本是集成了大量感知儀器和輔助計算系統等。而就在這寸土寸金的空間内部,偏偏橫着一枚方方正正的金屬塊,足有嬰兒拳頭大小,在磁力作用下,往來翻滾,與其他儀器構件截然不同。
種子印記直直打入其中。
也是這一瞬間,全封閉式頭盔僅有的兩個拟人式眼眶空洞,亮起了兩團微弱的光火,細看去就像是蹿動的電芒強行揉成一團,
記住手機版網址:m.
第三百四十五章
精神鍊
“核心模式植入,系統自檢開始。”
“核心元件自動力不足,指示功率3格……”
全封閉頭盔的眼眶空洞中,聚合的電芒又黯淡下去,隻剩下兩個微弱的光點,好像金屬在高溫加工後的餘熱作用。
羅南從虛腦界面和束神箍窗口上,得到了最新的檢測結果。實話實說,不怎麼理想:“3格,昨天收集的果然還是流失了一些。”
所謂3格,是因為羅南理解不了虛腦系統和束神箍的功率單位,翻譯的話又覺得麻煩,幹脆用圖形模式顯示。圖形界面上顯示十格為滿格,目前指示功率達到3格,距離啟動戰鬥機械的基本線5格,還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對這個結果,羅南并不意外,他這麼大老遠地折騰,不就是為了解決問題嗎?
他繼續下指令,虛腦系統流暢轉接束神箍,并做出反饋:“手動開啟遙控模式,精神鍊接啟動,同步率73%、82%、97%……同步完成,目前延遲0.2ms。”
這一刻,羅南厚重的靈魂力量,與剛剛移植到電磁前鋒頭部裝甲内的種子印記對接,在一圈流轉擴散的電芒裡,轉化形成了全新的幹涉作用模式。
承載種子印記的金屬塊,其運轉姿态也變得非常穩定,不再随意翻滾,形成了一定的旋轉規律。
電磁前鋒1号的眼眶空洞内,電芒重新閃爍,很快其控制系統全面激活,能源、傳動、感知等模組節節貫通,使這具戰鬥機械持續作出扭頭、擺臂、屈伸等動作,然後就像一個正常人那樣,輕輕一個小跳,下了工作台。
模拟倉内,羅南安靜地躺着,但精神層面非常活躍,正是他“附身”在電磁前鋒1号那邊,做出了以上的種種動作。
這是種子印記尚未生根發芽之前的權宜之計,但也着實是個有趣的體驗。類似于霜河實境的現實版,也是遠程機械控制的高級版。
當然了,裡面還有一些更奇妙的地方。
植入的種子印記雖說功率不足,卻并非是閑置狀态。它仍在以特殊的方式,觀照這一切,并嘗試着通過羅南,協調做出反應。
羅南控制着1号,但也在配合着1号。他們“一起”在前進基地内活動。這個時候,羅南除了關注核心元件之外,也在查看其他零部件以及系統整體的情況,并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微調。
專門傳送過來的維修機器人成了最忙碌的那個,跟在1号後面團團轉。
對這些,羅南并不是親力親為,畢竟這方面的知識儲備還不怎麼夠。在齒輪地下實驗室,進行整體資源調配和基礎操作的,是軍工級人工智能“旗手”,而在這處前進基地,進行相應任務的就變成了外接神經元。
這個至今也不能明确來曆的神奇造物,展現出了超卓的智能水準,而對于地球科技的壓倒性控制力,更是在此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經過四十分鐘左右的測試,電磁前鋒系統功效和模塊運轉,基本上已經在正常區間,順利渡過了新手設計師的造成的各個陷阱,至于更深層的問題,隻能從實踐中去檢驗。
現在已經是下午三點,羅南決定出洞……咳,出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