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肉身側覺醒者,中級機械技工,信用啟動金328點。”
328點?這算多還是算少呢?
剛閃過這個念頭,顯示屏的内容就再度刷新:“專業技術評估機械類3609名(前40%);綜合評估60763名(前50%),啟動資金為C檔(注:專業評估進入前500名或綜合評估進入前5000名可調檔為B檔,補發相應啟動金。)”
哎呦,還有後續呢。
羅南對着顯示屏眨眼睛,一方面是了解一下遊民交易所體系的總規模以及他本人在專業人士中的定位;另一方面也算是對“燒錢伯樂”及其“套路”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現在來看,啟動金本身還是挺有譜的。并不是一錘子買賣,後面還有升級。當然這也是提升用戶粘性的手段。
羅南開始安慰自己,幸好選擇了建立虛拟身份,否則照着5%的标準去砍,剩下不到20點,他拿去幹啥?
買宵夜麼?
這時候,已經是午夜快1點鐘,就是黑市,也很少有人會在這個點兒折騰,全程沒有第二人進來。羅南完成了心理調節,便優哉遊哉地踩着電動滑輪車,碾過寬敞的柏油路面,穿過空曠無人的廠區,在一分鐘後抵達碼頭。
這裡仍然是空蕩蕩的,隻有一個終端機,可以刷牌驗證。羅南按規定操作,幾秒鐘後,河道邊上,一艘密封的小艇從水面下浮起來,旋即張開覆闆,露出最多能容納兩人的狹小船艙,船頭的自動控制系統顯示屏也亮了起來,顯現了曲折的行進路線。
這就是通向“U洞市場”的交通工具了。
羅南上了小艇,剛坐穩,小艇便自動啟動,無聲無息地劃開水面,不急不緩地向前駛去。
路上,羅南好奇地打量。
稀疏錯落的照明燈光從頭頂密布的石筍間隙透下來,昏沉沉的,帶着錯亂的鬼影,依稀還能見得石頭上的斑瀾色彩。
“U洞市場”位于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深處,整體分層分段,在水道前行數公裡後,就是明顯的下行,城市建築越來越稀疏,地形地貌更加複雜。一部分水道甚至還需要潛水才能過去,正因為如此,小艇上才有全密封的覆闆,還要充當臨時潛水艇使用。
前方的溶洞越來越低了,垂落的石筍幾乎要打到頭,羅南幹脆躺下去,視線在奇形奇色的石筍上流連。
前出的感應網絡已經将半徑二十公裡範圍區域的大緻情況,映射在心頭。在大大小小數以百計的溶洞、數以十萬計的石筍切割下,直觀映照的結果也很是混亂,如同一個巨大的迷宮。
羅南稍閉了會兒眼睛,大腦皮層和中樞神經高速運轉,不斷整合感應網絡攝入的信息,又以統籌秘術,加以高效處理,漸漸剝離外層雜亂無用的累贅,形成更加清晰的路線圖。
嗯,還是比較簡單的。
近幾個月來,羅南一直在進行精神感應結構的重塑工作,其動力源起,來自于雲端世界深層,讓他舉步維艱的霧氣迷宮。那仿佛沙塵暴一般的時空構形碎片,時時刻刻都在眼前飛舞,它們随機拼接組合,還有更多的排斥和碰撞,面對以千百億記的構形碎片,你抓不住裡面的結構邏輯,弄不清是怎樣的規則法度,靈魂力量無所憑依,大部分精神感應、幹涉都是無效化,探索迷宮深層的奧妙,更是無從談起。
在那邊,羅南變成了“睜眼瞎”,隻能在幾十米半徑區域來回折騰,像拼積木似的慢慢壘砌,拓展範圍。要不是有瑞雯這根“小拐棍”,一百、一千個羅南,也要迷失到生命終結。
與雲端霧氣迷宮相比,地底溶洞這邊,實在是太親切了。
羅南隻用了十秒鐘的時間,就在腦子裡勾畫出一個簡潔明确的地形圖來,不管蜿蜒曲折的水道,還是斷裂孤立的地勢結構,都清晰映現其上。
接下來,就隻是補充細節的問題。
話說,如果把這個地形圖拓印出來,拿出去賣,能值多少錢?如果不滿意,類似的高清晰版本世界地圖要不要?
羅南至今對“328點”的啟動資金,仍不報信任态度,腦子裡轉的都是生意經。
正琢磨的時候,小艇内載的智腦發出警示音,提醒乘客即将進入水下,此時頭頂的鐘乳石筍已經塊塊倒戳下來,邊緣有些已經刺入水面。小艇的全封閉覆闆滑動對接,将本就狹小的船艙封得更加嚴實,進入了水下潛行階段。
艙内的燈光亮起,供氧系統也開始運作,總體上倒也不顯氣悶。
羅南眨眨眼,看覆闆上半舊的漆皮,就想:下次到這兒來,一定要試試城外的入口,那裡可要寬敞方便多了。不過以這種方式進行水下潛行,也挺有意思,看之前整理出來的水道地形圖,似乎也隻有這樣,才能跑遍U洞市場四層大大小小二十多個黑市區域……
羅南調出“交易”App,看有關說明。果然U洞市場在全球數百個遊民交易所裡,占地空間也是排名前列的。
這還有點兒探險的味道。可惜,他是開了全地圖挂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