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真的炸開!
現在羅南看到的,是一處慘烈的戰場。
連續炸起的強光烈焰,撕碎了原生的綠意,燎紅了半邊天空,每一秒都有飛掠的目标被擊落,同時也有地面的建築被摧毀。緻命的閃光沖擊,在天空和地面之間交錯縱橫……
雖然沒有聲音輸入,形如啞劇,可這就是一場戰争!
也在此時,“管理駕駛艙”界面,足夠醒目的位置,彈出任務窗口。相較于讓人望而卻步的專業化界面,任務描述倒是比較清晰:
高分辨率的衛星影像,鎖定了戰火紛飛的核心區域,那裡是一處叫做“xx中繼站”的大型基地。
根據介紹,地面上恍如陣列的複雜建築群,隻是基地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設施還在地下,而最核心的區域,則隐藏在某個類似于“半位面”或者是“空間斷層”的特殊時空架構中。
這是羅南連猜帶蒙,能夠看懂的。
裡面還有很多介紹,涉及到更專業的領域,半懂不懂,不懂的還占大部分,隻能暫時跳過。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處基地就是非常重要了,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不管是電影、遊戲還是測驗,這些都是應有之義,不妨礙對題幹的理解。
羅南仔細研讀那些關鍵性的描述,任務面闆上的大緻意思是:
這處裡裡裡外“三層夾心”的重要基地,其最外層,還設有“xx防禦性時空壁壘”,作為抗擊外敵的掩體,可以理解為某種“結界”吧。
可如今,在敵方的高強度沖擊下,“結界”已經搖搖欲墜。
羅南的測驗題目就是,針對戰場形勢和敵方力量,在不破壞基地的“三層夾心”布局,并保留現有“結界”的基礎上,對“中繼站”的防禦力做進一步升級。
測試思路很清晰,就是考驗羅南的“時空構形”的設計能力。
這是很對口的測驗,如果審題正确的話。
顯然,“天梯”級别的題目,和通識類的“應用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對實操的要求極高,已經非常接近實戰。
審題期間,羅南還發現,除了“管理駕駛艙”的直觀界面外,如果有需要,他還可以調出基地各項設計圖紙,地質結構圖、施工圖,包括最核心的位面構形設計都有。
大略掃了幾眼,其中還有各種基建變動、戰時的動态損失,一應俱全……全得簡直過分,以至于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曆史鍊條,從基地建設之初一直延續下來。
這考題,是根據實際戰例設計的吧?也許宇宙中,某一個時段,确實存在這樣一個大型基地,有這樣一場戰争,有這樣一個節點,需要某位構形設計人員做出貢獻。
曆史感撲面而來,與之相比,感官上的“真實性”不足,倒是次要的了。
背景資料給到這種程度,照理說任何考生都沒話講,埋頭去鑽研就行了。
可審題兩遍之後的羅南,再看“管理駕駛艙”上持續刷新的各種數據圖表,就想閉上眼睛,哀聲長歎。
設計考題的那位先生或女士,或許把所有的一切都想到了,卻唯獨沒有考慮,參加測驗的考生,根本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乃至文化背景。
呃,如果有,大概也隻能在“通識”圈子裡晃悠,怎麼都不可能觸及到“天梯”級别的測驗。
偏偏羅南是個例外。
再說一遍,太專業了。單是看“中繼站”的基建布局和構形設計還好,畢竟在虛腦系統中也接觸過一點兒類似的标準構圖法,結合紮實的基本功,也能似懂非懂地鑽研下去。
感覺上來說,他應該是會的,隻是短時間内找不到确切的、能夠下手的地方。
可問題是,試題明确告知,這場測驗是要與攻防戰的雙方結合來看的。
羅南處于守方,而外部占據攻勢的敵方,也就是他需要抵禦的對手……是什麼玩意兒?
空中,有龐大如山,也虛實莫測的雲氣堡壘,其内部電光交織漲縮,每次暴閃,都會平空噴吐出蜂群般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