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8頁)

對羅南而言,日子該怎麼過就怎麼過,最近兩三天事情多而不雜,甚至感覺更簡單。但對于其他人來說,滋味就截然相反。

距離5月8日晚間,羅南與真神遠距離隔空交戰,已經是三天過去了。從那之後,真神就回歸了阪城,并且發了好大脾氣,以至于影響到了阪城的天氣。

超凡種的力量固然不可思議,但真神再不可思議也是生靈,其情緒波動的幹涉影響,不可能都由物質世界承受。

事實上,精神層面的沖擊,才是最直接的。隻不過那份力量大多數在淵區卷起風暴,下沉到精神海洋中的,僅是餘波而已。

再是餘波,連續數十個小時的“蕩漾”,也夠人們消受了。

特别是“老手”這樣的半桶水,在精神海洋中的“氣泡囚籠”比常人堅固,又比不過真正的強者,平白沾染了許多負面東西,一點點地沉澱入心,大約等于是慢性毒素,影響大小,隻看劑量。

及早疏解一番,肯定是有好處的。

這是羅南的觀察結果,但也隻是整體結論的一小部分。這部分羅南可以略施小計,幫助“老手”排解,但在更廣和更深的層面,就不容易辦到了。

比如陳傷舊患,比如畸變感染,又比如衰老的自然進程。

若以“老手”自身為中心,種種的一切,便充滿了不平衡不協調的地方,讓這位前半生經曆豐富的老人,逐漸失去了調整配平的機會,不斷的消耗他的生命力,走向可能已經注定的終點。

就人們的感官經曆來體驗,還要經過相當的階段,但就純粹的計算而言,一眼看到答案的感覺,并不太舒坦。

于此基礎上,再設身處地去體會,感覺更難言說。

可羅南仍要研究,不隻是研究“老手”,還有研究周圍的形形色色的人,最終将觀察的結果轉化到他自己身上,形成結論。

從“我”出,遍及他人,而歸于“我”,就此形成一個标準、觀察、修正的完整鍊條。

至于觀察标準麼……

羅南早前就掌握了一些形神結構匹配的基本原則,以前是以母親的“耦合”理論,結合修館主的“九竅六根之術”,逐步摸索出來的,具有極強的個人風格。

如今與“疊層幹涉技術”所陳述的外星文明理念結合,彼此印證,不管契合或出入,都是心得。

他的眼光更高了,漸漸形成一個“理想綱要”,用這個層次的标準,去審視自我以及周圍人們的形神框架。

毫無疑問,包括他在内,絕大多數都是“殘次品”。

“這樣是玩不轉的……果然還要外投。”

“什麼?”

“老手”以為“莫先生”和他說話,扭過臉來。羅南搖搖頭,隻道:“基本設計不用改動,細節微調現在可以處理吧?”

“當然,這工作間租金是多,設備倒是齊備的。不用返廠,最多半小時就能搞定。不過嘛,需要你配合一下。”

“哦?”

說到專業領域,“老手”便把糟心事兒都排空掉,說話的聲音都高了半個調:“這玩意兒粗糙是粗糙,可怎麼也算是‘外骨骼’,又是訂制的,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莫先生是自用沒錯吧?那最好是上個身瞧一瞧。”

“有道理。”羅南從善如流,即便真實情況與“老手”設想的,有那麼一點兒差距。

這時候,“老手”到是有些猶豫了:“方便嗎?”

見對面的視線投向自己雙腿,羅南就笑起來,也對,他現在還是傷殘人士。其實幾天的時間,已經足夠讓重新更換的脊神經實現與身體的磨合,他如今在室内都不坐輪椅了,外出的時候為保持人設,才勉為其難,坐那麼一下。

“老手”則隻知道“莫先生”是受傷複健期間,擔心造成反複。

“沒什麼不方便的。”

羅南穩穩地走了兩步,擺開架勢,示意“老手”幫忙,将猶有餘溫的“骨架”,套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