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後勤保障區。
至少羅南混沌翻譯的結果是這樣。
可事實上,羅南親眼看到的場景,卻是繁忙喧嚣得讓人腦漿沸騰,嗤嗤作響。
在檢視過身份,穿過跨區通道後,如同蜂群的嗡嗡轟鳴聲便壓入耳輪。
羅南确實是看到了蜂群,數不清的浮空個體,包括像他一樣的士兵,還有各種形象的機械造物,在巨大的又有明顯區劃的複雜空間中穿梭飛行,如同在蜂巢内外忙忙碌碌的工蜂。
這處空間本身,無疑就是蜂巢了。
在中央區域,也确實存在一塊由無數六角形區塊拼接起來的半球體蜂巢式建築。
它隻是物質層面可見的部分,在它的内部和下方,存在着通往“中繼站”各個區域、包括核心部位的複雜管網。同時還是本地時空和空間斷層交錯拼接的複雜造物。
每時每刻都有驚人的能量,以各種形式傳輸交換。
同樣,它也需要同樣驚人數量的人員和機械進行維護和調整。
前者,羅南在參加考試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而後面這部分,則是剛剛才形成的概念。
也是這個時候,羅南的意識不可避免地從遊戲模式、考試場景的思路中抽離出一些,融入到這種更切身的體驗中。他确信:
即便這是虛拟的場景,也分明是填着血肉的。
羅南不斷地仰頭、低頭、扭頭,看得目不暇接。他還知道,類似這樣的蜂巢節點,“中繼站”内部至少還有三處,包括一處備用能源機組。脫機測試的時候,羅南的結界設計就是從這裡入手的。
嗯,說起來當前的結構……
羅南的腦子不停,已經設置好的戰鬥服也承載着他,按預設的路線行進,并很快到達了目标區域,解除了磁浮導航鍊接。
這是一塊建立在蜂巢節點外圍的辦公區。
說是辦公,其實裡裡外外擺放的都是各式複雜設備,有的還在“哧哧”地加工或打印物件。與之對應的,則是多種虛拟圖景林立,七色斑斓的光線交織在一起,再加上人影的閃動穿梭,眩目得讓人眼蹦。
在這裡面,還有在外面很難聽到的嚷嚷叫喊聲,與其說是命令交流,感覺更像是情緒的發洩。
羅南由此知道,在裡面奔走的人們,都深陷在戰地模式之内,情緒極其緊張。大約是出于這份共情作用,羅南以及他的遊戲角色,都下意識吸了口氣,這才繼續往裡走。
沒有人理會這個具備通行權限的小卒子,羅南一路走到區域中部,便從轟轟的噪聲裡,找到了一個極具辨識度的聲音:
“回字區77号節點,核心部件故障你們還有空調試?換換換!”
“地波軌道,第四組都死在那裡了嗎?向底層機動,别給我提機器人,我就是用你們去填溝的。”
“22點位,資料包過去了,照着展開,一絲一毫都不能錯。”
循着聲音,羅南很快就發現了一位正在居中調度的人物。這是一個三米高的巨人,皮膚有些發灰,在這裡倒也不算出衆,但嗓門格外響亮,引人注目。
難道這就是梁廬?
羅南很佩服這個人。
他能看出來,這位口中連疊調度的,隻是他手邊任務的極少一部分,更多的那些,早通過手指,甚至意念進行了處置。
如果隻是這樣,人工智能也能做,甚至更為高效。可從目前來看,這個人不隻是分配任務,更重要的是給一線的維修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在一片情緒化的噪音裡,即便也有一些贅語閑言,但每句話都幹脆利落,指向明确,讓人覺得,按照他的話去做,就一定不會錯。
從反饋來看,事實也正是如此。
如此一來,大腦并行處理要到什麼程度、技術專精到何等境界,才有這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