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5頁)

随着羅南意識作用,手持零件的構形設計圖,就逐步呈現在輔助智腦的筆記空間内,又映現在前方的虛拟工作區裡,與基地資料庫中的原始資料進行比對。

除了對比資料以外,羅南也在關注實物。不隻是手上的這個,還有他所在的工位下方,不斷出

現的新的拆解零件。

沒錯,“土層巡遊者”探出的六條“節肢”,不隻是排布工位,其最末端、最下部,還是一處自動維修節點。當待修理的自走設備向這裡彙集,一些普遍的、無難度的小故障,直接就在自動維修節點處解決。經系統判斷無法自動化修理的,才交由各級工位去分流處置。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些經判定已經沒有修複價值的設備,也會在自動維修節點處進行拆解,逼得羅南必須要帶隔音耳罩的巨大噪聲,正來自于此。

在人工智能的幹預下,自動維修節點将保留可以重複利用的組件,重新分類、翻新、轉運,進入到各個工位的配件庫裡去,以供二度使用。

剛才梁廬指出來的一系列數據中,就有這方面的統計。

如此設置,可以大幅提高設備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能力,在野外作業時,更具備非凡的價值。

隻不過,羅南對“配件再利用”這項工作并不感興趣,即便所在工位上的相關數據名列前茅也一樣。他在意的,隻是“特定配件在特定系統中如何最大限度還原構形設計”這一項罷了。

所以他不惜耗費心神,對經手的所有零部件、設施設備等進行構形設計還原,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産品設計人員的總體思路和考量,追根溯源,務求透徹。

對于一個維修人員來說,在已經擁有詳細的基礎資料的前提下,搞這種“重構”研究,算是頂浪費時間的一種行為。可誰讓羅南所在的這個“雙人工位”情況特殊呢?

戳……

羅南再度被他的上官“點名”,有些奇怪。現在不是梁廬的工作時段嗎?“寄卵蜂”這種最常見的、又是高度模塊化的自走綜合維修站,他們這幾天已經修過不下四十部,除了最早那幾部因為不怎麼熟悉情況,需要啃幾個難題之外,閉着眼睛都該修好才對。

他通過隔音耳罩的通訊器詢問:“公士,有問題?”

梁廬沒回答,而是在一秒鐘前就在座位上挺直腰背,用無比端正的姿态,大聲說話。

緊張倉促之下,他竟然忘了打開通訊器――理所當然的,羅南什麼也聽不到。

可羅南不是傻子,見到梁廬的姿态,哪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第一時間放棄手中的“浪費行為”,關掉耳罩隔音功能,在外界震耳欲聾的轟鳴和震蕩中,學梁廬一樣坐直并報告:

“尉官好。”

現在的羅南,越來越像含光星系的原住民了。他已經習慣了收斂精神感應,避免暴露在污染環境中。但也因此變得遲鈍起來,以至于被人走到背後,都沒察覺。

唔,梁廬說過,軍方有一些建立在機芯使用基礎上的感應手段,雖不如精神感應全面、具體,卻極其敏銳犀利,回頭無論如何要學起來。

羅南進入自省狀态,就略微有些走神,還好突然到來的勾業尉官,來到兩人中間位置之後,隻是看隔離罩上的那些可視化數據,并不介意他們的态度和反應。

梁廬微側面頰,對羅南眨眨眼,然後徑直投入到熱火朝天的修理工作中去。工位如戰場,即便上下等級嚴苛,工作狀态下也可以免去不必要的禮數,所以梁廬這鍋甩得叫一個理直氣壯。

至于不幸處在閑置狀态的羅南,就必須要直面勾業尉官巡崗時的問訊……

勾業還是那個“單腿支撐”的殘疾人士形象,親自動手的話,過于複雜的操作已經很難完成。可是在專業領域的可觀水準和豐富經驗,讓他具備指點“土層巡遊者”上所有維修兵的資格和能力。

“77個基數,按每個基數配比二十台設備計算,你們這兩天效率不錯。”

天淵帝國的時間單位,被羅南強行翻譯的“天”一級,隻有大約14個小時,兩天也就是28個小時左右。在這段時間裡,過手一千五百台設備,且成功率可觀。有此基礎,勾業的評價,羅南接收下來也是心安理得:

“謝謝尉官。”

“昨天這個時候,你們工位上的零配件再利用率,隻有7%,現在已經飙到了30%以上,過得很節省啊。考慮過故障率沒有?”

第五百四十七章

交換比(中)

羅南真沒考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