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簡潔的符号體系,羅南隻能是做類似幾何式的直觀描述,所以“闆書”很占地方,很快就占據了相當一片區域。
整套下來,着實很耗觀衆們的眼神,可是對于相當一部分對“切分儀”還缺乏概念的能力者來說,這分明就是一部相當直觀的使用說明書!
至少是那回事兒啊!
人的大腦總會産生一些可愛的錯覺,有些人就覺得:
現在,我手邊就差一組切分儀了!
羅南并沒有就“切分儀”的使用方法解釋太多,他現在的主要工作方向,還是在沙坑之内。
嗯,同時需要安撫“人形電池”。
“我之前說過,我們是要模拟生命層的性質,但想也知道,根本沒辦法讓這些沙子進化成為真正的生命基質,比如造出個矽基生命之類……所以隻是模拟,在初始終條件中就給人工選擇相應的特性,并強化這些。這樣一來,它的根基還是虛幻的,我們隻能在更上層級盡量做得穩固一些。”
“那又怎麼樣?”章瑩瑩對“沙妖1号”的暴斃,還是耿耿于懷,“你繼續模拟下去就可以了呀!”
“問題是我們沒有時間,現在是演示,而非真實的實驗,我們要照顧演示效果……”
章瑩瑩啧啧兩聲:“這話從你嘴裡出來,諷刺誰呢?”
羅南攤手:“意思就是這樣,快進、也就是作弊是必然的――因為我已經知道,有一些‘超構形’或者說系統框架,要比剛才那種更有效。隻是我們運氣不好,在沙子自然結合作用的過程中,沒有碰上那個概率結果,隻好推倒重來。
“也許這比看它們在層層累積後,自然崩潰還要更人道些……或者,需要演示一下那種自然崩潰的情境嗎?”
章瑩瑩微怔,可最終什麼話都沒再出口,隻是抿住嘴唇,去做一個莫得感情的人形電池……
唔,培養皿或許更好聽點兒?
不管章瑩瑩是否釋懷,羅南倒真是上心了,最終還是演示了一次“自然崩潰”的情境。
那是一個相對冗長的過程。
沙坑裡受加持的上萬沙粒個體,與擁擠的同類吸引或排斥,在一次次嘗試中,調校體态角度,逐步形成一塊塊“粘合體”,各“粘合體”之間,又開始互相影響、碰撞乃至吞噬。
如同多國混戰,甚至已經不滿足于“沙坑”的空間限制,開始向外圍區域拓展,将原來根本不具備“構形加持”的普通沙子,也納入到多國亂鬥中去,以壯大各自的力量。
然而,也許是過量的普通沙子稀釋了“構形加持”的力量,也許是其内部的系統結構出現了bug,當這鍋沙粒沸湯即将實現大一統,出現“沙妖2号”的前夜,慘烈的崩盤,如同一場突發的瘟疫,驟然到來。
看着迅速喪失一切活力,全面崩散的沙塵,章瑩瑩一個愣神,下意識地舉起雙手:
“我什麼都沒做!”
“我也什麼都沒錯,我們可以彼此證明。問題隻在于這些沙子錯誤的選擇太多……現在明白了?”
章瑩瑩很直接地錯開話題,橫過去一眼:“有點自知之明好不好?你講的課,有幾個人能聽明白的?”
“嗯,是嗎?随緣吧。”羅南發笑,眼睛都眯了起來。
章瑩瑩微怔,但最終也沒有說什麼。
在相對冗長的“自然崩潰演示”過程中,羅南的話不多,但并沒有閑着。
他一直在觀測沙坑裡面,那些不安份的沙子堆積體,随時記錄并更新由成千上萬的簡單構形随機組合而成的、有意義的系統框架。
他站立的位置周邊,這片霧氣和海水上下交攻的海灘上,幾乎已經布滿了由凝結水汽書就的圖形,受光線折射影響,輕淡若無,有時又極為眩目。
此時的章瑩瑩,甚至已經不敢輕易移動位置了,否則弄不好就會把身邊的“闆書”給破壞掉。
羅南也不是隻做記錄員,每次記錄更新的時候,他都會簡單說明一下理由,讓觀看直播的人們,知道“沙坑”裡的生态,正處在怎樣的轉折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