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3頁)

它自身獨特的造化,使其在承接信力意念作用的漫長進化過程中,形成了一種無形的、類似于磁力作用的奇妙形式,在其結構内部,乃至于與世間萬物聯系之間,摩挲運化。

這裡面:

信力是最基礎的原料;

突變是最重要的機緣;

特殊的開放的活系統架構是超構形力量(宇宙規則)作用的根本。

有以上三個條件共同作用,才使其從早先的混沌模式,層層躍升到“幻想種”的高度。并逐漸将架構固化成形,表現為了那種“類磁力”的存在和作用形式。

這種“類磁力”,其實就是磁光雲母的本體。

沒錯,磁光雲母,磁光雲母……

磁光才是本體。

它既是肌肉組織,又是神經、骨骼和血液;既是控制其他目标的手段,也是彌合自身的必然造物。

它對生物精神層面放射的靈波高度易感、易作用,形成了“靈魂磁化”能力的發端;

它對萬事萬物結構的深度透析切分,以及近乎本能的摩挲粘合作用,又在此前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了“縫合造物”的能力;

而當“磁化”與“縫合”的能力層層積累,對宇宙相當範圍内的物質和精神層面形成了強大的幹擾、重構作用,時空也為之扭曲,直至打通時空壁壘,以其奇妙的磁力效應,跨界召喚強大的存在,形成了“界門”這種不可思議的神通手段。

當然了,在天淵帝國的傳說中,磁光雲母的最終成形

,還有某種難以言喻的強大存在,後天改造作用的因素,但那已經不在羅南的知識範疇之内,隻能先忽略掉。

如果羅南的思路是正确的,那麼,他這段時間所造就的“雲母”,其實連雛形都算不上,隻是一個生産“磁光”或曰“靈魂磁力”的生産線……

羅南和“生産線”之類的東西挺有緣分的。

為他提供源源不斷靈魂力量支撐的,正是由他的信衆,以及被“生命星空”網羅綁定的生命所構成的封閉體系“大生産線”。

現在費心整出來的,又是一個“磁光生産線”,不過這條線仍殘缺不全,說它是個“廠房”更合适些。

它可以營造出“靈魂磁力”激活、存在、作用的最合适環境,甚至因緣巧合之下,碰撞出那麼一點兒似是而非的火星。但最核心的“産出”,絕不在這裡,而隻能是來自于生靈的想象和信仰。

至少,在羅南目前這個構造層級,與其開天辟地,無中生有,強行造出那第一道“光”,還不如退而求其次,營造出更趨近于原初的信力環境。

那正是最源頭的“培養皿”所在。

羅南以雲氣結構進行複原的路線,一開始就走偏了……又或走得還不夠深。

可這也怨不得他。

他最重要的參照系,也就是“幻想學派”的有關理論,在這上面語焉不詳。

一方面,可能是學派的研究者,從一開始就想用純粹的構形思維去解釋、複原。

就像是地球上的仿生機器人研究,明明活物就擺在眼前,應有盡有,偏偏要用機械組件和人工智能去實現它,至少是要最大比例地替代――這是一種學術思路,而并非是真要高效制造幻想種。

另一方面,有關信仰的話題,好像也是很敏感的區域,不論是在孽劫世之前,還是之後。

羅南也曾利用自身權限去搜索外接神經元的資料庫,好像對這方面的研究,是比較保守的,普遍的遮遮掩掩。

反正羅南所見,真正拿到明處說(标題上清楚顯示的),還真的隻有湛和之主那個大部

頭:《構形、信仰和大限――從“昧”到“晨曦”曆史演變的合理性重構:磁光雲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