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3頁)

目前正為實景圖像“配音”的軍方專業技術人員們,很罕見地詞窮了。他們的專業詞彙根本沒辦法對超出預先規定的現象,做出準确合适的描述。

其實,别說是他們,就算是田邦,在最初印象過後,面對着天上地下、遠端近處多個角角的拍攝和掃描成像結果,一時間也有點兒懵,末了幹脆吐槽:

“這是次元斬?”

橫亘虛空的陰影,現在姑且說是裂痕吧,先前“高峽對峙出深谷”的感覺,目前來看還是沒錯的――如同平滑的夜空,被強橫力量斬切撕扯,形成了幽深的長峽裂谷,它仍在延伸着,其底部則不知通向何方。

田邦的視線,就栽進那裂痕的空洞中,一時半會兒拔不出來了。“裡面是什麼,通到哪裡去?如果跳進去,會不會到新位面?”

何閱音沒有回應,她的側重點也明顯不一樣。當她通過地面監控、低空衛星等手段,确認了羅南那邊無恙後,就把視角調整到遠端的廣角模式,好像是要追尋那開裂的“峽谷”究竟要延伸到哪裡才算完。

是的,虛空裂痕是有“方向”的,它在“吞掉”了核彈頭之後,明顯是自西向東延伸出去,其遠端已經遠遠超出了目前實景圖像攝錄範圍,就算調換視角,一時也力不能及。

很多人并不在乎,終究會延伸到哪裡去,連眼前的情況都沒鬧明白,匆忙擴展又何必呢?

顯然,何閱音沒那麼無聊,很快,田邦就明白了,她是要在兩個重要環節之間建立鍊接――北山湖上的裂痕空洞,和往北山湖而來的飛行器。

也似乎能連上。

不是何閱音的概念性聯系,而是那道持續延伸出去的裂痕,如果按照大緻的延長線的話,搞不好能碰個正着?

田邦之所以不确定,實是因為那本讓人印象深刻如标尺作業的筆直裂痕,随着延伸長度的不斷增加,越到後來,其前端越是扭曲不穩,早已經保持不住“方向感”。

就像是劣質牆面即将崩塌時,樹叉藤蔓般延伸的裂紋;又如同夜空中炸開的閃電束,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向哪個方向曲折,甚至随時可能就此消失,但總在那些細微的末端“裂痕”中,迸裂出更大的傷口,再層層推進。

嗯,“閃電”的形容更确切些。

形容得複雜,其實虛空“裂痕”推進的速度何其之快,絕不比核彈飛墜的速度差到哪裡去,其“裂痕”邊緣,有的在翻動,有的在擴張,有的已愈合,顯現出不同的形态,可延伸出去的前端,已經屢次超出高速攝像機的攝錄範圍,就算何閱音已經有意選擇了遠端視角,也隻是勉強跟得上,細節方面就更不用說了。

“總感覺要崩掉的樣子……”田邦喃喃開口。

“啊哈?”潘博士沒聽懂。

“你不覺得這樣,感覺天穹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垮下來嗎……果然劣質牆面更貼切?”

這回潘博士聽懂了一半,卻已不好深究,因為這時候,看上去随時可能消失但又以恐怖速度狂飙突進的虛空裂痕前端,已經與速度同樣不慢的來自天照神庭的飛行器,被攝入了同個鏡頭中……

“要撞上了!”

田邦吹起口哨,這話與其說是判斷,不如說是看戲式的期待。從虛空裂痕延伸的方向上,就能看出來,那位劃出了“裂痕”的羅南先生,對于整個局面,是有通盤認識的。

至少,他好像已經明确,是誰往他頭頂上,扔了顆核彈頭下來。

那麼,兩邊現在就要幹仗?

超凡種級别的搏殺?

現在?

往深處想了想,田邦忽然有些笑不出來了。

相向而來、高速推進的雙方,也沒有給旁觀者太多評估猜測的時間,它們之的距離在迅速縮小,彼此趨近,然後……

擦肩而過。

在“擦肩”的刹那,田邦下意識眯了下眼睛,但二者之間什麼事都沒發生,如果不算飛行器在虛空開裂的創口邊緣劇烈搖動起伏的話。

田邦很敏銳地感覺到,飛行器的那種起伏,看上去不像是氣流擾動的影響,而更像一張翹曲貼紙上的畫像,連帶着承載它的虛空,都在扭曲動蕩。

“哇哦!”他發出了情緒飽滿的驚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