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隻是猜測。至于是不是,當然還是問瑞雯比較快:
“瑞雯,這是你預測的結果?”
瑞雯想了想,答道:“看到一些。”
“看到……”
羅南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瑞雯講話很少用修辭技巧,什麼形容、比拟,一般是不會出口的。
所以,她說“看到”,就是“真看到”?
換做一個月前,羅南很難往這上面去想。但這段時間裡,由磁光雲母而來的不可思議的感知模式,正日漸改變羅南的觀察和思維模式。
這個世界的樣子,與過往十多年所一貫展示的,正呈現越來越大的差别。無論是生靈、死物、實體、虛空……都在磁光雲母的奇異視角下,顯現出别樣的結構和聯系。
羅南現在正努力調整适應,希望這種“差别”不至于變成“撕裂”。
看正常的世界已如此,觀照霧氣迷宮的時候,羅南的所見所感,更與此前不同。隻是即便在磁光雲母的特殊視角下,這裡也太過混亂複雜,而且發掘的數據量更是有數量級的提升,羅南還需要進一步梳理,才有希望将其還原為有效信息。
他既如此,誰知瑞雯的眼中,這個世界又是什麼樣子?
羅南腦子裡面的複雜思路,瑞雯多半是不理解的。在她這裡,既然羅南問了,她當然要盡可能去回答。
此時,羅南既然已經調出了“透鏡星雲”,瑞雯就在這個更直觀的“星圖”上比劃示意:
“這裡有一個,或者兩個,現在比較危險,再等一段時間會抛出來,到這個位置。”
換了别人,聽瑞雯的解說,必然會雲裡霧裡,不知所謂。羅南卻是立刻明白了:“你是說,這塊區域内,有一到兩個‘大型領域碎片’,會受到輻射區沖壓碰撞影響,從比較深的位置抛到相對安全的區域……可能會比較适合改造?”
瑞雯點頭。
這倒是“輻射區”那邊能幹出來的事兒。
類似的現象,乍看有點兒反直覺――矛盾或者說風暴的中心,沖擊力應該更強,殘留的碎片也應該更細碎才對。
但問題是,絕不能将霧氣迷宮這一因“日輪絕獄”而來的特殊環境,簡單視為大沖撞和大爆炸的結果。其内在破碎的結構所展示的,是一個互相限制、互相影響且互相扭曲的機制。
往前一步是秩序,往後一步就是混亂。
當下隻是暫時的平衡。
這種平衡機制,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引力圈,正如茫茫宇宙中普遍發生的事情一樣:
萬物毀滅又重塑,卻再非本來面目。
而這也直接導緻一個結果:越趨近“引力圈”的危險地帶,可以利用的資源也就更多一些。
想在外圍撿漏,可能性實在太低太低了。
羅南歎了口氣,又發力揉動瑞雯頭皮:“你也知道危險啊!”
“可以用的。”瑞雯并不反抗,隻是再次強調這點。
“既然你說了,我當然信啊。”
難得瑞雯說這樣的準話,羅南還真不敢拒絕,生怕小姑娘一個想不開,又跑到“輻射區”裡面,重新開挖。
趁這個機會,讓她緩一緩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