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無畏說話的時候,李泰勝的眼睛掃過會場内人員,這裡并沒有什麼新面孔,仍然是他早前見過的那些人,身份不同,立場各異,彼此之間勾心鬥角。
可當這些人物,以這種相對務實的方式聚集在一起,認真讨論之時,一個松散卻又漸具實質的同盟,恍惚間已然成形。
軍方、政府、深藍……某人?
李泰勝再看剛剛放棄發言、冷眼旁觀的貓眼,覺得似乎可以将最後一個勢力暫時劃掉,再将自身代表的公正教團填進去。
同盟成形,它的對立面,表面自然是“地洞”,可再深挖下去呢?
李泰勝再看貓眼,貓眼也正看他。
兩人都面無表情,視線随即錯開。
第六百五十七章
對立面(中)
根據李泰勝的了解,今天第一次、還有過去幾天召開的方案讨論會議,雖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但是也基本劃定了對于地洞的探索方向。
目前大緻分為三派,也就是三種思路:
第一種是雷達派。這是袁無畏起的名字,就是通過各種方式,不管是在地洞外面也好,還是派出探測設備進入地洞也罷,換着法子接收地洞輻射出來的能量信息,類似當前的日常偵測工作,最多搞一些小創新,算是最普通、最保守,但也不過不失的想法。
基本上,淮城方面派來的專家和工程師,都是這種看法,難聽點兒講,就是一股子混天聊日的打工人心态。可這也是正常的工作模式,主張有序研究的丁志英教授,也是這種方式的支持者。
第二種是土木派。同樣是袁無畏的比喻。這種思路是要在毒沼區,圍繞地洞,對其地下環境,進行大規模的土木作業,包括工程爆破之類。
這種思路的意思就是:哪怕搞不清楚地洞另一邊的時空性質,但是能夠通過對本地時空的貼邊作業,明确它對本地時空的侵蝕範圍,如果能尋找到一些與常識沖突的特異情況,進一步明确定位,自然更好。
土木派的做法相對來說就非常豪邁,主要是指費用開支方面。軍方很多人,主要是孟荼代表的地球常備軍,支持這種方式。
這種做法可能還有另一種考慮,就是趁着當下的窗口期,利用大規模作業,永久改變毒沼區的地理和生态環境,驅離消滅該區域的畸變種群,等于是對荒野戰略反攻的一個有效戰績。
至于第三種,是送死派。這個方向便如它的名字,是典型的激進做法。當然也不至于直接派人下去送死那麼直接加腦殘,而是指往地洞中投放各類過量刺激物,包括但不限于炸彈、激光、高危畸變種……活人也可以考慮。以此引發地洞的異常反應,擴大信息收集面,從這裡面翻找出有價值的東西。袁無畏本人就是這種方式的積極倡導者。
這三種派别,并不是簡單的理論方向,而是拿出了各種至少具備一定可行性的方案。上會的方案基本上也進行了一定量的試驗驗證。
主要是一旦大規模推動,各個方案會互相沖突影響。這時候就需要與會專家進行權衡,該否決的否決,不好否決的也要調整好作業順序。
這種純技術會議,争論起來固然互不相讓,但做出判斷相當迅速快捷,效率極高。
李泰勝旁聽了一陣兒,覺得按照這種分類方式,他和山君的“聯合方案”,正好介于雷達派和送死派之間。
這隻是他的感覺,是他根據當初夏城那一場實驗做出的判斷。在其他人眼裡,特别是袁無畏,聽了方案,便吊起眉毛,咧着嘴巴啧啧兩聲:
“你們這個應該是自成一派……叫莫名其妙派。這裡面究竟是什麼道理,山君,李主祭,你們兩個誰能給我說明白?”
山君揚眉,似有不愉:“哪兒不明白?”
袁無畏夷然不懼:“我也不想知道真理天平那種層面的置換原理,我隻是想搞清楚,憑什麼用鮮活肉體禁锢暗面種,就可以獲得對面的有效信息,并完成定位?”
“嗯,經驗?”
“呵呵,失敗經驗吧。我沒親身經曆過,但事件資料還是看過的。”袁無畏的白眼兒幾乎能翻到天上去。
當然,山君也并不是完全在瞎胡說:
“要想找到理由,也并不困難。暗面種雖然很稀少,這些年也有一定的發現。這種特殊的存在,把他們安在畸變生物的序列裡,其實也是那幫子科研人員研究不透,糊弄了事。
“這種特殊的生命形态,從沒有在地球本地時空存在的證據,未必是原生物種。說不定他們就來自于其他的位面時空,通過禁锢驅使它們,共享他們的感知,獲得另外一個位面時空的方位信息,又有什麼不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