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第8頁)

歐陽辰和高天師同時看他。

羅南擡頭,目光灼灼。

“超綱題……會長,超綱題難做,正常的題目你總要會做吧?”

“嗯?”

“90年,我是說那個時候,安裝在北岸齒輪附近的節點裝置,是不是相當于你感官的延伸?”

“雖然不是特别精确,但前期的話,也勉強能算是。”

“那麼它肯定是一直不停地在收集信息,對于周邊環境的勘測應該也很到位吧?”

“大概如此。”

“所以我想問一句,當時會長你就沒有在周圍發現比較特殊的地方?”

羅南注視歐陽辰:“我是說……

“樹洞!”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應有(上)

“樹洞。”

幾乎與羅南同步,歐陽辰唇齒間迸出了同樣的詞彙。

這并不是早已知曉答案的搶答,而是思維碰撞出火花之後,不約而同的反應。

羅南在枯樹沙洲那裡發現了父親開辟的樹洞空間,在朋友圈裡,這并不是一個秘密。

但在此之前,這個不是秘密的秘密,一直不為人知。

在世俗世界,這并不奇怪,樹洞空間做得非常隐蔽,和枯樹沙洲的環境結合得極好,如果羅南不是通過外接神經元,找到了隐藏在系統中的路線圖,多半也是會錯過去的。瞞過不知情的人,包括那時候盤踞在北岸齒輪的嚴宏,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以裡世界為參考系,特别是在架設的靈波網面前,就着實有些不應該了。

一個普通人,在感知層面上,與超凡種有着無可逾越的差距――那基本是正常認識所能觸及的範疇之外。

設計者本人都不可認知,又何來的隐藏?

按照這個邏輯逆推回去,豈不是說,那時候羅中衡所掌握的技術――隐藏樹洞的技術,超過了“歐陽辰靈波網”的層次?

與其這般,還不如說當時歐陽辰“粗心大意”,來得更妥帖一些。

面對羅南的疑問,歐陽辰扶了下鏡框,并沒有快速給出答複,他一貫是嚴謹細緻的,隻道:“我去查一下資料……”

才開了個頭,歐陽辰又搖頭。這個動作今天他做了不止一次,他知道,自己出現了一個不應有的失誤――倒不是說尚不确定的幾年前的錯漏,而是由于他尊重羅南的隐私,不準備去觸碰對羅南來說過于敏感的北岸齒輪周邊區域,以至于在思維中留下了一處邏輯破口而不自知。

他早該察覺到裡面的問題的。

但事實上,直到現在,他也覺得應該繼續保持一些距離。

直至羅南有更明确的表态。

所以,歐陽辰緊接着又道:“從靈波網在北岸齒輪架設起始,相關資料我給你拷貝一份,看看能不能找出什麼有價值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