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點上,他很有耐心的,任權敏赫在甲闆上折騰,隻繼續自己的工作。
和某些人想的倒也差不多,羅南這段時間,在艉樓上連讀帶比劃的行為,差不多就是在“學習”,也屬于是對深藍世界的“補課”。
但這并不是純粹的信息輸入過程。
現在他對“深藍世界”,哪有足夠的信息支撐呢?在信息破口打開之前,唯有因陋就簡,用手裡頭現有的資源,做一些整合分析工作。
唔,用“切分”來講,更生動一些。
但也不是像切分儀、像磁光雲母的“操縱線”那樣,對确鑿的實物對象施為。
他目前切分的目标,是幾個月前的作品内核――就是那兩幅在阪城期間創作,後來又拼接在一起的通靈圖。
其中一幅,主體是海面上有海龍卷支撐的狂暴天象,當時是映射羅南所要面對的三方敵對勢力:分别是宮啟、洛元以及尚沒有站到台前的李維。
不久,宮啟被抹掉,三道海龍卷失卻其一,結構有調整。
至于另外一幅,是此後羅南受到那位身套魚皮,背負靈魂教團惡名無聲死去的礦工影響,借着他流散的記憶片斷,做了一幅深海圖,算是他最早對深藍世界的認知。
此前與墨拉交流時,他猛然記起這幅圖,心有所動,便拿出來看一看。
隔了快三個月時間再看,當時鬼使神差,将兩幅通靈圖融合,或許也算是他潛意識裡,對李維在地球、深藍世界的分量和控制力所做的評估。
但以現在的眼光看,這幅融合型的通靈圖裡面,涉及到的元素實在是太多、太蕪雜了些。
第六百七十七章
實踐課(下)
蕪雜低效,千回百繞。
基本上是所有通靈作品所必然面臨的問題。
不管是遊老占蔔、高天師跳大神、白先生造夢,又或者是其他通靈者各種奇葩方式,歸根結底,都算是這一批突破了先天感應能力極限的能力者們,對超出了語言和思維範疇的陌生對象,所做的近似模拟;是對“高級信息”相應妥協降維,以幫助理解的結果。
這裡面必然摻雜着大量無意義的噪聲:
有的是片面理解的失誤;
有的是強行翻譯的缺失;
還有就是為了追求準确,不得不千回百繞去形容、類比、象征,這一連串形式本身帶來的贅餘。
有用的、沒用的;有意義的、沒意義的……所有的元素堆積在一起,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或許通往真相的迷宮。
但很多時候,人們試圖通過迷宮抓住真相,卻是在迷宮本身上耗盡了心血。
這其中,也包括了通靈者本人。
在這個圈子裡邊,羅南算是挺幸運的那個。
即使大部分時間都被人們視為另類,說話做事“讓人理解困難”,但事實總能證明他的正确――特别是他進圈兒時間不長,在“河邊”也沒走幾步,總算沒有鬧出把迷宮當真相的笑話。
不過,随着他試圖窺探的超限事物越來越多,類似的風險隻會不斷放大。
畢竟這一行,幾乎沒有“積累經驗”一說。成敗對錯交織在一起,很難判析,以至于過往的經曆,更多時候反而會成為幹擾項。
嗯,在人類思維範疇有限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這樣的。通靈能力要如何提升,從沒有一定之規……大家也不是太清楚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