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就是被拉到‘觀景台’上了呗。”
“不行嗎?”
“嗯,我這種憑借外物上來的,沒啥可說的。其他人的血意環構形,水平比我高,權限也和我一樣?”
“所以,袁少校是考慮拒絕優惠,主動降級?”
“……請您務必忘了前面的話。”
袁無畏和貓眼的對話,多少有些逗樂效果,不過其中卻涉及了對血意環堡壘運行和權限機制的探讨。
血意環堡壘是建立在血意環構形的集體建構之上的,某種意義上,等于是加入進來的所有能力者,一磚一瓦地做貢獻,共同将“堡壘”擡入到淵區。
在這個層面上,誰的建構水平高,貢獻自然就大。
但山君大緻感覺到――其實是在臨時平台上的時候感覺到,實際應用中,血意環平台也好,堡壘也罷,對于高級建構的利用,是比較節制的。
單組血意環構形的複雜度和水平,不會讓它對整個堡壘運行,造成更直接的影響。再加上權限分配機制,就基本控制住了單個強者對整體環境的幹涉力度。
當然,這需要一個淩駕于所有參與者之上的更高級體系結構,以及相應的調度模式――充分體現了某人的構形乃至超構形水準,絕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而且這隻是在“和平”環境下,如果想要充分發揮堡壘功能,肯定是另一套模式,那就不是山君所能體驗得到了。對這個,山君倒也看得開。
而且,這種“節制”用法,還有一樁好處:就是參與者一旦具備能力、或經過一定訓練,就可以分心二用,協調起現實與精神層面的感應與操作。
比如現在,山君就可以一邊看衛星圖像,一邊盯着淵區,漸漸協同,好像真的變身了成精神側超凡種,也是非常有趣且奇妙的體驗。
意念投射到淵區,首先就是要搞清楚,這裡沒有什麼遠近高低之分,太糾結的話會錯亂掉。
有經驗的人,第一件事就是把握目标點位與物質世界的幹涉方式和層次,借助物質世界做好定位。
山君是肉身側,但超凡種也不是假的,自有這番見識。可當他進行相應觀照的時候,來自“堡壘”的信息提示,險些把他整得不會了。
提示信息本身沒有問題,它悄然映射在“視窗”上,可以關注也可以忽略。問題是它過于具體、細節,甚至有輔助方案――感覺就算是個剛覺醒的渣渣,隻要能找到足夠的、同樣目标的同伴,多協調配合幾次,就能達成這種體驗。
這是對精神側超凡感應的模仿練習?
就算最終還要借助“工具”,借助集體配合,可這樣的體驗……能夠讓山君都感到“有趣且奇妙”的體驗,就這麼一路下放到覺醒者層面?
怪不得,過去大半年時間,血意環堡壘一直是保持着高度的吸引力。輿論上或許在降溫,可據說向夏城方面提報的移籍申請,讓能力者總會的審批人員看得手抖……
至少此刻,山君嘴角也在抽動。
總體而言,血意環堡壘還是個很好的環境,“觀景台”模式也很棒,讓使用者專注于體驗。
山君漸漸靜下心神,也逐步适應,用“精神側超凡種”的感知模式,去觀察淵區、觀察現在引人矚目的動蕩源頭:
那個驟然出現,以強橫之勢攪動淵區的巨大漩渦――曾經幾乎造成某種力量真空,卻又在極短時間内,失去了強勢和穩定,以至于搖搖欲墜,無所作為。
現在的淵區很熱鬧。
山君适應了新感應方式,還有相應的靈敏度之後,已經可以與自身經驗相結合,逐步篩選之下,還真發現了不少老朋友。
康士坦茨、死巫、鬼眼、李柏舟、德姆上師……牌組上“梅花”序列的精神側超凡種們,就隐藏在風暴深處,遙遙觀望。
其間縱橫交錯的靈波,證明他們之間也有交流。有的靈波還會在血意環堡壘周邊環繞切過。
這些精神側強者,有的确實擅長遠距離感應,但有的是專精于其他領域,未必都能對照物質世界的實際情況。頻繁的靈波交流,等于是外化了他們的興趣……和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