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說道:“是康熙,雍正和乾隆。”
朱大綱說道:“不錯,您說的很正确。”
朱大綱也是給了二十五分,這時候張燕的分數,已經是五十分了。
接着是趙曉明了,其實評委都沒有為難的意思。
這最後一局,就等于是送分了。
趙曉明說道:“你就給我說說,八大山人,是八個人還是一個人?”
張燕說道:“八大山人是隻一個人,他是明朝王孫,明末清楚的著名書畫家,朱耷。”
趙曉明說道:“好,回答的滿分,我給你二十五分。”
第536章
有意為難
這時候,張燕已經是七十五分,到評委段麗出題了。
段麗看了看張燕,說道:“我給你出個題目,你就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下我國的瓷器發展史。”
張燕說道:“這個可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我給你三分鐘的時間,你簡單地說一下。”
“好的老師,那我就簡單說一下。”
張燕說道:“新時期時代,我國就開始制造陶器,商超的陶器,總體上還是繼承了新時期時代樣式,周代的陶器有了較大的進展,用到了建築上面,兩漢時期,釉陶得到了發展這是由陶到瓷的過度和發展。”
接着她繼續講隋代,講唐代,講到了唐三彩。
接着就講到了宋朝,講到了五大名窯。
正講着,段麗就說道:“好了,你就講到這裡吧。”
張燕說道:“好的老師。”
張燕感覺到自己講的很不錯了,雖然還沒講完,但是是時間的問題,不是自己的水平的問題。
段麗說道:“我給你打個十分吧。”
王強說道:“段老師,這女孩子講的不錯,十分低了吧。”
朱大綱也說道:“我感覺講得很好,雖然沒講完,那是時間的問題,不是選手的問題。”
趙曉明說道:“是的,講得很好。”
其實大家現在都明白了,段麗出這個題目,就是為難選手的。
她這麼做,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盡量打壓别人,讓自己的侄子出頭。
因為她的侄子段小雷,比張燕低了十分,比楊小朋低了二十分。
她這麼做,如果她的侄子得了滿分,那就已經超過張燕了,最起碼是保住了第二。
下面争第一,那就看怎麼收拾楊小朋了。
張燕說道:“這是我的權利,我認為不好,就不可以給高分,何況我們這有規定的,隻要不低于五分就可以的,我給了十分,已經是按照規定打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