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第8頁)

拍賣師接着說道:“這件書法作品,保存的完好,他是清末事情的秀才,在考試的時候,被人家花錢給頂替了,她後來就在村裡一輩子教私塾了。”

楊小朋知道,這是他養父的曾祖父。

所以,楊小朋才激動的。

淮海東部一帶,都知道這個人的。

他的字寫的可以和書法大家媲美,但是沒名氣,也沒留下多少作品。

因為古代,那是講究地位的。

古代的書法家,大都是做官的,不管是顔真卿,還是歐陽詢,或者是蘇東坡,那都是做官的。

他們之所以會名垂青史,畢竟有地位的。

這位楊朝天,雖然字寫的好,但是他不是做官的。

他隻是在農村教私塾的,所以他的書法作品,也不貴的。

比如,一件有兩件書法作品,水平差不多。

一件宰相的,肯定比一個縣令的賣的高。

就是在拍賣會上,也是的。

一個舉人的,或者是一個秀才的,那就更不行的。

拍賣師說道:“這件書法作品,屬于清末的,書法水平絕對是大師級的,但是因為他隐居鄉裡,所以這件作品,起拍價五千,喜歡的可以舉手競拍,每次加價一千。”

楊小朋舉手說道:“我出六千。”

他說完之後,等着别人加價的。

但是沒人加價,畢竟塘人家都不知道楊朝天是誰。

所以沒一個人加價的,其實楊小朋就是舉手五千,也可以拍到的。

因為一般的拍賣會,第一個是可以底價競拍的。

沒有人加價,拍賣師問了三次,都沒人加價。

最後,被楊小朋拍到了。

楊小朋也是很激動的,畢竟自己得到了自己祖上的墨寶,這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楊小朋到了台上,交割了之後,就拿了下來。

楊小朋坐下來之後,聞風問道:“大哥,我看你很喜歡這件作品?”

楊小朋笑着說道:“是的,這是我的老祖宗寫的,我爸的曾祖父。”

聞風說道:“怪不得,那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楊小朋說道:“是的,這個我要好好的保存起來。”

台上繼續,現在的寶貝,是一個書箱。

就是古代書生出門,背在身上的書箱。

以前不是現在,出門可沒有皮箱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