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這也是木之道的劍典。
“對。”
南隐上仙笑着點頭:“猶如《星墟劍典》參悟到較高深層次,會明白這是在一步步參悟星辰之道。”
“《長生劍典》同樣如此,待你參悟到高深層次,自然而然,就會跨入‘萬壽之道’的大門,因此入門難度極高。”
吳淵聆聽着。
他雖接受《長生劍典》的傳承,可劍典深奧無比,除淺顯一層,他根本不明白其中奧妙,隻是記下罷了。
道典傳承,和書籍傳承不同。
不接近那個層次,道不明,隻能感知和觸碰到那些玄妙莫測的道之波動。
這數年來。
吳淵的煉氣本尊,雖一直嘗試參悟《長生劍典》,可進步速度相比‘星辰之道’,慢的可憐。
至今都沒能真正入門。
“師尊,萬壽之道雖厲害,但并不比星辰之道高明吧。”吳淵忍不住道。
“若都走到最高深層次,兩者相當。”南隐上仙微笑道:“天地諸道,金、木、水、火、土、風、雷等,以及對你來說玄妙莫測的空間、時間、太陰、太陽、生命、死亡等等,都屬于上位法則,沒有絕對高下之分,全看使用者感悟和發揮程度。”
“當然,衆多上位法則中,最為玄妙的,當屬時間和因果,隻是大能者中都掌控寥寥,修仙者中能參悟的,都很少。”
吳淵聽着。
他明白,這是師尊在向自己詳細講解。
“每一條上位法則,都浩瀚無盡,縱然是九劫天仙,也休想悟透。”南隐上仙搖頭道:“每一條上位法則,是由多條中位法則交織融合而來。”
“如星辰之道,便是隸屬于土之道的中位法則。”
“萬壽之道,便是隸屬于木之道的中位法則。”
“這些中位法則,同樣可細分為衆多下位法則。”南隐上仙道:“下位法則就如山間小溪。”
“衆多小溪彙合,形成一條小河,便是中位法則。”
“衆多小河彙聚,形成一條大河,這便是上位法則。”
“百川彙海,無數條大河彙聚,便是浩瀚汪洋,這便是完整的天地之道。”南隐上仙瞥了眼吳淵:“而你?如今所參悟的,隻是這浩瀚汪洋中的一滴水。”
吳淵若有所思。
到這一刻,他才對完整的天地之道,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天地之道竟如此浩瀚。
“别好高骛遠,别說掌控完整的天地之道,隻要你能弄明白一條小溪運轉奧妙,掌控一條下位法則,就有望成天仙。”南隐上仙輕聲道:“若能掌控一條中位法則,縱橫整個青陵大界都隻是尋常。”
“若能掌控一條上位法則?哈哈!”
“無盡時空長河中,都會有無數生靈,頌你真名,傳你事迹,無盡歲月不朽。”南隐上仙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渴望。
吳淵聽得震撼。
他意識到,想要悟透一條下位法則都極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