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第4頁)

  修行者,想要踏出終極。

  要看自身,同樣要看外部環境。

  隻是,這環境差異到底在何處?吳淵至今沒弄明白。

  他隻能一次次參悟,一次次嘗試突破,隻是暫時還看不到突破希望。

  “暫時無法突破。”

  “總比連路都尋不到好。”吳淵心中很甯靜,修行至今,他已愈發明白,那些至聖為何都難突破,連達到至聖圓滿層次都難。

  更别說跨入至尊之境。

  “己道根基,很大程度上,已決定了上限。”吳淵暗道:“那些至聖,能勉強開辟出頂尖己道,是極限。”

  若将原初本源分為十個方面。

  那麼,頂尖己道,往往包含了原初本源的某兩三個方面,能包含四個五個方面,便已不可思議。

  包含了這些方面,不代表己道就能大成。

  這隻是代表打好地基,不代表就能建好房子,還得一步步參悟、推演,最終将房子建好(完善己道)。

  但毫無疑問,地基,是最重要的。

  “若是剛開辟己道,甚至未開辟己道前,改變基石還比較容易。”吳淵暗道:“若是達到至聖層次,将己道推演至圓滿?再想突破。”

  幾乎不可能再改。

  就如同一棟樓,建好一百層,和地基是匹配的,這時想要加建到兩百層,可能麼?難如登天!

  甚至比重新建一座兩百層高樓的難度,還要大。

  這最終一步,便是如此艱難。

  即便強如吳淵,他煉體本尊所開辟之己道,最初時也隻是包含原初的大部分方面,而非全部。

  “若是想全部包含。”

  “那麼,當初我不該那麼着急開辟己道,至少,開辟己道後不該急着突破,更不該以此突破為至聖。”吳淵高屋建瓴下,已然認清當初的疏漏:“而是該繼續參悟十條大道。”

  “将十條大道融入己道,再行推演。”

  若早早便悟透十條大道,那麼,融合起來的難度,将會比現在低得多。

  那麼,恐怕吳淵早就能一鼓作氣,直接跨入至尊之境。

  當然,想在長河生命階段悟透全部大道也極難,難度比長河神話還要高出百倍千倍,但越往後走會越順暢,最終突破時幾乎不會遇到瓶頸。

  而類似吳淵這樣,前期相對容易些,最後一步便會遭遇巨大瓶頸。

  這也怪不得吳淵。

  當時的吳淵,根本沒有前人借鑒和指引,自原初以來,他所開辟的己道根基已是最強。

  像天帝、後土祖巫的己道根基,在長河生命時,都要比他弱得多。

  當然。

  如天帝,能走到今天,已然令己道根基蛻變,觸碰到更高層次,隻是還未徹底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