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3頁)

  再後來,原本的縣令被下了大獄,聽說那位李捕頭也被抓了。

  王月隻覺得大快人心,想要翻案的心思又開始蠢蠢欲動。可惜縣令被抓,新來的縣令直至年前三天才上任。

  一上任就開始審問那些反賊,忙得分身乏術,公堂一直沒開。

  而且郭正那邊顧慮頗多,他吃過一次虧,很怕再被打一次,對官府很是恐懼。他不知道新來的縣令是什麼性子,若是還跟原來的一樣,那他告了也是白告。

  為了以防萬一,他勸王月再等等,怎麼都要打聽一下新縣令的為人才是。

  王月被他說得心裡不安,她也怕再給周鐵冬招災。因此盡管心急如焚,卻拚命按捺住,但她最多等到過完年或者公堂開了後就一定得上衙門告狀的。

  誰知道就在昨天,土橋村有人跑到她家裡說,周鐵冬回來了,在村口出現了一會兒。

  可惜當時王月在縣城,并不知曉此事,等回來後才聽說的。

  她立刻跑到了周家去,周父周母聽舒予的話,對其他人多是閉口不言,稱什麼都不了解。可對于忙裡忙外為兒子奔波得人都憔悴的王月,周家父母早就把她當一家人了,他們知道王月有多擔心兒子,因此還是把文安縣主把周鐵冬從牢裡放出來的事情給說了。

  他們還說了馬車是朝着府城而去的,不知道要做什麼,隻聽縣主說去府城有事。

  王月一聽這話就知道機會來了,她當即跑回縣城尋找郭正。

  一聽周鐵冬竟然認識了縣主,有了縣主當靠山,郭正這才被說服。舒予前段時間在縣城裡的好名聲成功讓郭正下定了決心,于是跟着王月一塊來了府城。

第1887章

證據呈上來

  王月兩人來了府城後,就想打聽舒予的下落。

  隻是舒予來的時候很低調,連住客棧都是孟允峥定的,自然打聽不到。

  就在王月着急的時候,突然就聽說文安縣主出現在十裡巷的事情,還讓官兵在那邊抓了個人前往府衙了。

  王月和郭正聽完後趕緊往衙門跑來,正好趕上周鐵冬狀告陳兵的時候。

  王月說完,周鐵冬已經是眼眶含淚了,“阿月……”

  公堂外的百姓們也十分感動,“這姑娘是個有情有義的啊。”

  祁烈聽了微微颔首,“本官明白了。”他又問郭正,“證據可是在你身上?”

  “是,大人。”郭正還有些緊張,可一想到自己多年冤屈可以翻案,又激動起來,一開始說話還有些不順暢,“草,草民十年前曾經是陳家雜貨鋪的賬房。”

  陳家雜貨鋪不大,因此一開始就陳兵夫妻兩個自己管着,并不需要找夥計或者賬房。

  隻不過陳兵沒有讀過書,字都不認識幾個,算賬就更别提了。

  最早他沒記過賬,反正每日有錢賺就好,到了月底再整合整合看看賺了多少。娶了潘氏後,這賬是由潘氏記的。

  這麼些年,一直都是潘氏記賬。

  但是潘氏自打十六年前生了陳秋之後,人就有些迷糊了,可能是帶孩子太辛苦,經常忘記記賬,家裡的錢也對不上。

  陳兵嘗試過自己記,但就算他如今識字了會算數了,那記得賬也十分混亂,看不太懂。

  于是在别人的提議下,找了郭正這個工錢不用太高的賬房先生。

  為此潘氏還鬧過,覺得陳兵不信任自己,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郭正在雜貨鋪幹了六年,十年前,陳兵的兒子陳河長大成人,也預備成親了,就跟陳兵商量着想管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