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先生背對着孟允峥,聽到聲音轉過身來,先朝着眠眠笑了笑,把手裡的一個草編蚱蜢給她,随即才對孟允峥颔首,“這趟出行人數龐大,要勞累車隊的諸位兄弟了。”
孟允峥笑道,“他們額外的工錢,都由書院賬房撥下去的。”
合江先生斜睨了他一眼,“聽山長的意思,咱們書院還算富足啊。”
孟允峥,“我娘子是生意人,我也算半個生意人。”
合江先生,“……”你可不就是生意人嗎?
山腳下一大片菜地都是書院的,書院學生們的菜都是自己種的。書院後面還有一大塊地方圍出來飼養畜牧,專門請了有經驗的農人來教導,以至于後院的牲畜長得又肥又壯,比外邊買來的都要好。
沒看到路縣主作坊裡的那些夥計都特地找門路到他們這裡買嗎?
還有山腳下租房的學生家人,那可都是有錢人,為了不虧待孩子和自己,那也是想方設法的來買肉和菜。
對此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表示抗議,然而沒有人能夠說得過孟允峥那三寸不爛之舌,他都說了,這朝廷都設有農忙假,說明連朝廷都是支持發展農耕業的,怎麼就不能下地幹活了?
再說,參加科舉考試,時常會有關于農業的考題,要是不親自參與其中,如何能深入了解?更何況孟允峥還親自下地幹活來證明他這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就是這麼鍛煉出來的。
好家夥,連合江先生和淮安先生,都被他深深的說服了。
于是,峥路書院有了第一筆的收入。
後來,孟允峥還發展了手工業,像方才合江先生做的蚱蜢,就是在手工課上學會的……這些東西,不能賣高價錢,但一個兩個銅闆的,孟山長也不嫌棄啊。
緊跟着,他鼓勵學生們多做文章,做得好的,投到書店去印刷出售。
如此一來,學生們鍛煉了自己的寫作能力,還能打響名氣,甚至能提高膽量。尤其是對于家境困難的學子,還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
這學生有了收入,就不用欠書院束脩了嘛。
孟允峥總是逮着機會就給書院增加收入,尤其是去年,書院一口氣出了幾個進士,轟動了整個大宿。
于是,孟允峥聽從舒予的介意,去……拉投資。
商戶們自然是很樂意的,他們别的沒有,就剩錢了。
很好,書院如今那是富得流油了。
大概整個大宿,除非有衙門補助撥款,大概沒有比峥路書院更有錢的書院了。
.
第2423章
番外第14章
魏琴和常家儀
淮安先生跟合江先生兩人偶爾一起談論的時候,都不得不感慨孟允峥這人的全才。他即使不當這個山長,真正入朝為官,那也絕對是個傳奇人物。
不說别的,戶部有他再,國庫絕對充盈。
但這人也不是隻一門心思鑽到錢眼裡的,書院有了錢後,他也會資助一些困難的學子,尤其是那些天賦極佳的,誰也不忍心埋沒了他們。
不僅如此,孟允峥和兩位先生都鼓勵學生們多出去走走,曆練曆練。
他們出門在外,書院也會出一部分盤纏。
就好比這一次,京城舉辦經筵講學,不說學識淵博的學者先生,那讀書人肯定有很多聚在京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