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第5頁)

  朝堂上百官十分震驚,在四年前孟允峥高中狀元辭官時和皇帝的那一番對話,已經讓大多數人猜出兩人關系匪淺了,也猜測皇上能登上高位,應當是有孟允峥的一份功勞的。

  但此事皇帝一直沒提,孟允峥也順利的回去當了山長,好像這事就這麼過去了,也因此在衆人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疑慮。

  誰知四年後的現在,皇帝突然重提此事,不止宣布了孟允峥立下的功勞,還肯定了他和舒予在二三皇子的叛亂下作出的貢獻。

  戚禅最是可惜,若是孟允峥當年沒有辭官,以他六元及第的狀元身份,再加上這些年立下的功勞。如今怕早已經加官進爵,連升幾品了。

  這一日之後,孟允峥的住處便不再平靜。

  拜訪的人一波接一波,直白的上門恭賀的有,拐彎抹角說要跟山長讨論講學的事也有。

  這些人都明白,就算孟允峥不在朝廷為官,皇帝也從未忘記過他,甚至,他在帝王心裡的地位非常不一般。

  接下來的日子,孟允峥大多都呆在住處。

  舒予則戴着帷帽,領着眠眠去見了在京城裡的那些老熟人。

  小姑娘光是收禮就收到了手軟,她尚且還不知道自己身為小郡主的身份變化,隻知道見了太多人,腦子已經不夠用了。

  于是舒予幹脆帶着她出城玩,連帶着火火,豆豆,還有方喜月的孩子馬文。一夥年紀不大但精力充沛的孩子,差點把馬車都給折騰散掉。

  舒予快要虛脫的時候,經筵講學終于開始了。

  此次經筵是皇帝登基以來第一次,說是經筵,其實更多的是一次大型文化交流探讨大會,因此格外的盛大。講學共三天時間,中間并沒有間斷。

  而這次經筵之後,便會有正式的經筵制度。到時候就沒有這次這樣隆重,而是一種常态了。

  講學的地址在皇宮,孟允峥,合江先生等人一早就出發了。

  舒予則帶着幾個孩子,同峥路書院的學子們,前往海納茶樓。

第2448章

番外第39章

海納茶樓

  皇宮裡的講學,能進去的都是有身份的,像一般的學子書生,自然進不去。

  但進不去不代表不參與,這一日,京城裡的各個書館茶樓,都聚集着全國各地過來的學子,他們同樣在進行學術交流。

  而海納茶樓,就是距離皇宮近,且是最大的一家茶樓。

  說是茶樓,其實更類似于園林。這裡的亭台樓閣不少,茶樓的最中間有個湖,湖中心是一個船的形狀但固定在湖面上的高台。

  以往若是有需要,台面上會有表演。

  如今這台面上,擺放着許多的書桌凳子,還有筆墨紙硯,就是用來給衆人交流探讨的。

  而閣樓茶室,則都是繞湖而建的,從二樓的茶室包間往外看,能将台面上的場景盡收眼底。

  海納茶樓裡的茶室包廂早早的就都被定走了,大多都給各地的代表書院留了一間,作為去年風頭正盛的峥路書院,自然也有一席之地。

  他們的包廂就在左側二樓,包廂很大,可以說是僅次于國子監和老牌的萬裡書院。

  舒予聽孟允峥說,海納茶樓是某位王爺的産業,這王爺正好跟向衛南的關系極好。所以算是托了向衛南的福,他們的包廂才會有這樣好的視野。

  舒予從馬車上下來的時候,茶樓已經有不少人在了。

  峥路書院的學生服是統一的,他們一進門,立刻就有人揚聲往裡面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