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1頁)

    楊洛掃視了一周,掌聲漸漸消失,随着時間的推移,會議室的氣氛變得有些詭異。下面的那些幹部不分老少男女,突然感覺到,這位年輕的書記身上散發着讓他們敬畏的氣勢,本來懶散的坐姿,慢慢的挺起了胸,全都筆直的坐在那裡。

    坐在楊洛身邊的鐘志新他們感覺最明顯,被楊洛身上的氣勢壓得喘不過氣來,坐在那裡一動不敢動。

    楊洛滿意的點點頭,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要是不能把下面的人震住,那他以後就不用想展開工作。

    “也許你們認為我很年輕,屬于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那種。”

    楊洛一開口說話,所有人都松了口氣。大冬天的,而且室内還很冷,身上居然冒出一層汗珠。

    “我不想說太多的廢話,因為我說的再多,這裡的老百姓還是吃不飽穿不暖,孩子們依然上不起學。”說到這楊洛停頓了一下,“同志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改革開放了這麼多年,為什麼這裡還這麼窮呢?”

    下面一個五十多歲,滿頭白發,穿着一件破棉襖的老頭說得:“楊書記!我是吉發村的村支書李岐山,我們也想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可這裡的情況您不……”

    楊洛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我了解,我已經在這裡待了四個多月,走遍了所有的村子,環境因素不是理由,我認為是你們的不作為造成的……抗戰的時候,獨輪車能推出一個淮海戰役、西柏坡能裝得下整個中國。現在天下太平了,我們有什麼理由還在讓老百姓餓着肚子?同志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關鍵在舟不在水,破舟易覆、爛舟易覆、舵手不慎觸礁易覆。現在這裡就是一艘破舟,一艘爛舟。我們要想辦法把這破舟、爛舟修好,讓它從新揚帆起航。但我們這些舵手能否把這艘船開起來,不讓它觸礁,那就見仁見智了。”

    楊洛的話,有些人沒有了解透,但還能猜到一些意思。

    一名方臉膛,皮膚黝黑,三十來歲的大漢說道:“楊書記!我是東崗村的村長鄭安軍,您話裡的意思我明白,是想帶着我們把全鎮的經濟搞上去,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但這談何容易?當年安總理來考察,然後投入大量的資金扶貧,可十幾年過去了,這裡還不是老樣子?我們不是不努力,是我們無能為力啊。”

    鄭安軍的話音一落,下面一陣議論紛紛。

    “楊書記!鄭安軍同志說的對,我們不是不努力,是我們無能為力。我們都是這裡土生土長的人,要是有辦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怎麼能不去做?”

    李岐山說道:“書記!如果您真的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李岐山這條老命就賣給你了,讓我幹什麼都行。”

    吳忠和盧建方對視一眼,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這個年輕的書記啊,還是太年輕了,說話也不經過大腦,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發展經濟,我倒要看看你怎麼發展。

    楊洛擺了下手:“隻要大家配合,我楊洛就是有這個能力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天天吃白米飯,頓頓有肉吃。如果誰敢拖後腿,就不要怪我翻臉無情。”

    “我相信楊書記。”鄭安軍在凳子上站起身,“楊書記,您說吧,該怎麼幹。”

    楊洛剛想說話,兜裡的電話鈴聲突然響了起來,拿出來一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按下接聽鍵:“你在哪?”

    聽筒裡傳來董悅婷的聲音:“我和耿桌還有海青姐已經到了南甯。”

    楊洛一皺眉:“婁海清怎麼也來了?”

    董悅婷笑着說道:“海青姐辭掉了美國的工作,這一段時間一直在我這,聽說你在貧困山區,就和我們一起來了。”

    楊洛沒有在說什麼:“物資都到了嗎?”

    董悅婷說道:“我們是坐飛機過來的,物資還得幾天。”

    “嗯”楊洛嗯了一聲:“你們在那等着吧,物資到了我讓人去接你們。”

    “你那裡情況怎麼樣?學校開學了嗎?”

    “還沒有,大概還得十幾天,時間來得及。”

    “就這樣吧,坐了幾個小時的飛機,有點累,先休息了。”

    楊洛答應一聲挂斷電話,然後看着下面的人說道:“其他的事情先不談,現在急需解決就是孩子們上學的問題。還有十幾天就要開學了,我們不能讓孩子在四處漏風的教室裡上課。”

第995章

美麗的前景

    楊洛的話讓所有人一陣沉默,鐘志新尴尬的說道:“書記!這個情況我們都知道,可維修學校得用錢啊,現在鎮裡一分錢都拿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