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十幾個人,一個個興奮的不行。其實他們這些人,有的本身跟馮峥關系不錯,有的朋友跟馮峥關系好,還有的是他們領導跟馮峥有交情。所以,來這都是礙于交情。可誰也沒有想到,這次來,還真撈到了大新聞。
袁輝急忙問道:“耿總,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決定撤資?還有,你們這次撤資,有多大的損失?”
“耿總!”
“耿總!”
“耿總!”
“……”
一個個争着搶着把錄音設備舉到耿卓面前,如果這些錄音設備是刀的話,估計耿卓的臉已經血肉模糊了。
耿卓笑着說道:“大家靜一靜,為什麼撤資,這是集團董事會的決定,具體原因,沒有得到集團首肯,我不方便透露。至于損失,當然是有的,但損失并不大,大概有六七千萬吧。”
耿卓的話讓在場的人又一次意外了,六七千萬可不是小數目,一家中型企業公司的資産也就這樣吧。可現在你看看,損失六七千萬在人家嘴裡說出來,就好像六七百塊一樣,那麼輕松。一個個在心裡琢磨着,一定要挖一挖這個金龍公司,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尤其是在場的那些小報記者,現在對耿卓和金龍集團,比開發旅遊,比撤資更感興趣。
耿卓看了看時間,笑着說道:“好了,事情說完了,餐廳已經準備了午飯,希望各位能夠賞臉。”
袁輝說道:“我說耿總,你這信息也太少了,讓我們怎麼寫啊?”
耿卓聳了聳肩,說道:“隻要不損害金龍集團的名譽,你們愛怎麼寫怎麼寫,我可管不着。”
耿卓的話,頓時引起衆人哈哈大笑。這時,耿卓身後兩名助手拿出一摞信封,裡面鼓鼓囊囊的。那些記者眼睛一亮,對他們這些記者來說,參加企業的記者會,大多數企業都會給點紀念品或者紅包,也許不多,但确實已經成了潛規則。這一次看信封的厚度,錢肯定少不了。
兩名助手把信封分了下去,耿卓抱拳說道:“各位,錢不多,就是車旅費。”
“耿總,你太客氣了。”袁輝笑着說道。
其他人也都很客氣,但拿紅包的手可一點不客氣,一個個毫不避諱的打開,厚厚一摞嶄新鈔票,一看就是剛剛在銀行裡取出來。他們想着錢肯定少不了,但沒想到金龍集團會這麼慷慨,給了整整一萬塊。這絕對是他們迄今為止收到的最大額紅包,以前都是三兩百,夠大方的也就是千八百,像這樣一給就是一萬,絕對沒有。
一名小報記者臉上露着笑容,把紅包塞進随身的包裡說道:“耿總,你們集團總部在哪?”說完尴尬的搔了搔頭,“請原諒我的無知,我是真的不知道。”
其他人也都看向耿卓,都覺得這個耿總不但平易近人,而且還很會做人。暗暗決定,以後一定要對金龍集團上上心,多寫點正面報道。
其實耿卓給這麼大的紅包,就是想給這些記者一個印象,金龍集團有錢,很有錢,進而讓他們把金龍集團報道出去,借此機會秀肌肉。讓所有人都知道,金龍集團不是家庭作坊,而是一艘擁有核1彈的超級航母。
随着金龍集團的發展,而且早在幾年前就全世界的圈地,不可能都轉手賣掉,自己也要開發。這就是給一些貪婪,心懷叵測的家夥一個警告,不要亂伸手,我爆炸了,你也好不了。
隻是耿卓都想不到,他這麼下血本跟這些記者搞好關系,日後給金龍集團帶來多大的好處。
第2173章
摸底
午餐在友好又和諧的氣氛中結束,姚玉臣早就準備好的十多輛車停在大門口,耿卓和馮峥親自把那些無冕之王送上了車。那些無冕之王不禁感歎,堂堂一個集團公司的老總,對他們這些記者居然這麼客氣。不管是真客氣還是假客氣,這份心就沒有人能比得上。以後金龍集團真要有什麼負面新聞,不要說報道了,你不幫着說話好都覺得愧疚。
光明日報記者張東亞坐在車裡,閉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麼,過了好一會才睜開眼睛,拿出電話按了一竄号碼,很快聽筒裡傳來人民日報記者袁輝的聲音:“我就知道你會給我打電話。”
張亞東好像有點喝多了,不停的用手揉着腦袋:“你知不知道這個金龍集團是什麼來曆?”
袁輝說道:“我也不清楚,今天還是第一次聽到金龍集團這個名字。”
張亞東說道:“要說沒有實力吧,人家拿着幾百億到帝都來投資,這肯定假不了。而且今天給我們的紅包,再加上中午這頓飯,二十多萬就扔出來了,眼睛都不眨。要說有實力吧,這樣一家集團公司,肯定是資産過千億的商業巨頭,但我們卻沒聽說過,就好像突然在地裡冒出來的一樣,想想都有點不可思議。”
袁輝笑了一聲:“你在廣西有朋友嗎?最好是大化,你問問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張亞東說道:“問問馮少不就行了?”
袁輝說道:“他要是想告訴我們早就說了,既然沒說,我們問了也是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