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9頁)

  然後,公孫邈就打起了小丫頭的主意。

  當時公孫邈已經有季弘和蘭諾兩個徒弟了,而且後面他也沒打算再收徒弟。

  可碰到了顧染,公孫邈動了心,不知為何,當時的直覺告訴他,這個小丫頭能給他帶來奇迹。

  然後,公孫邈便開始接近小丫頭。

  可當時的顧小染可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父親去世沒多久就被母親和小叔叔送來了洋田村。

  雖然這裡也有一個照顧她的婆婆,可那婆婆已經年邁,再加上這婆婆也有自己的家人,顧染來到洋田村就感覺自己是個沒人要的野孩子。

  顧染也努力想要和别人接觸,可同齡的孩子和她沒什麼共同語言,她所掌握的知識足以和那些十三四的孩子相比。

  而比她年紀大的孩子,一開始也會和顧染玩到一起,可最後顧染發現這些人之所以和自己玩,不過是因為她身上有錢,那些人接近自己不過是想要從她身上得到好處。

  慢慢的,顧染的性格越來越孤僻,她想要去上學,可一二年級的内容對她來說就是小兒科。

  顧染想要直接上初中,可當時的洋田村隻有小學,要想上初中必須去十幾公裡外的縣城,而且還要住校。

  這對還不滿七歲的顧染來說,絕對是不可能的,不僅照顧她的婆婆不會答應,學校那邊也不敢接收一個七歲不到的住校生。

  然後,顧染便成天的在家,好在當時被送來的時候,顧家還是給了婆婆一筆錢,她就讓婆婆用那些錢給她買了很多的書籍。

  恰好村子裡又有一個退休的老師,偶爾也會給她上上課,這就導緻沒機會接觸小朋友的顧染越發的孤僻。

  公孫邈一開始接觸顧染的時候,還想着試探一二,他送給小丫頭一本中醫基礎知識,基本就是一些藥材辨識和人體穴位圖。

  當時的顧染看書也不分類别,隻要是對自己有利的書,她都會涉略,收到這本中醫書,她也是閱讀的很認真。

  等一周後公孫邈從山上再次下來補給物資的時候,他便試着考核了一下,甚至還帶了幾種從山裡找到的中藥草給小丫頭辨認。

  而讓公孫邈吃驚的是,小丫頭用了一周的時間,記住了人體穴位圖,還記住了書籍中一大半的中藥名。

  他帶下山的那些藥草,小丫頭也能分辨出其中的的三四味中藥材,而且能清晰的說出這些中藥的特性和可以治療的病症。

  這一刻,公孫邈像是發現了一個寶藏,他感覺自己的畢生所學終于有了傳承之人,然後,公孫邈就提出想讓顧染拜他為師。

  哪知公孫邈興緻勃勃的提議,直接遭到了顧染的拒絕,而給出的理由是,她想要學的東西很多,她不想隻當一名醫生。

  這可把當時的公孫邈給氣的,要知道學醫是一門枯燥又不得不專注的事情,豈能中間分心去做其他的事。

  要知道當年公孫邈自己學醫,不說頭懸梁錐刺股,但為了識遍所有中藥材,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當時公孫邈對着顧染一頓說教,可換來的卻是顧染的扭頭就走。

  才七歲的顧染,心中早有丘壑,她能感覺到自己和同齡人的不同,甚至遠超一些比自己大的孩子,所以她的遠見也不是那些小屁孩能比的。

  公孫邈見顧染理都不搭理自己,也是又氣又急,氣這個小丫頭不識好歹,他可是神醫谷的谷主,可心裡也着急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學醫的好苗子,不想就這麼錯過了。

  然後兩個人就僵持着,小丫頭依舊看各種書籍,其中也包括公孫邈送她的各種醫術。

  公孫邈依舊在山裡尋找各種藥材,定期下山檢查小丫頭的學習情況。

  也就是着一次次的檢查,公孫邈心裡越加震驚,他已經是師父口中的天才,可當初的自己也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掌握這些醫學知識。

  可這個小丫頭呢,隻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便掌握了三本中醫理論,而且把所有的藥材都能記住,甚至已經開始學着調配簡單的藥方。

  然後,公孫邈開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顧染說學醫的好處,學醫的偉大,什麼造福人類,什麼治病救人。

  然後,顧染開始回怼,說了她想要做的事,什麼相當科學家,為國家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相當音樂家,為傳揚Z國音樂添一份力,什麼相當老師,為國家的未來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