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些年糕涼了後可以放在水裡保存,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切成片,可以放在米飯上蒸着吃,也可是炸年糕加白糖。
不過顧染最喜歡的還是剛出籠的年糕,以前在洋田村的時候,村子裡開始蒸年糕的那幾天,她基本就靠着年糕解決一日三餐。
冷了之後重新加熱或者油炸的年糕總是沒有剛出籠的熱乎的年糕好吃。
因為院子裡人多,而且顧染想着過年後就要回九淵島,這次直接讓人準備了三籠年糕,等涼了後還能給姜楠,季弘他們送點。
姜楠和她一樣,也是在洋田村長大的,也很喜歡吃這些,季弘,蘭諾這兩位則是受了顧染的影響,過年的時候不吃點這些總覺得缺了點年味兒,當然,她也不會忘了在藥廬養老的小老頭兒。
“夫人,我還是頭一次吃這種年糕,我們那裡做的都是那種長條的年糕,糯米直接煮熟,然後用錘子打碎,有點和糍粑的做法差不多。”
小雅坐在顧染旁邊,手裡也拿着一小塊剛切下來的年糕,直接沾着白糖吃。
旁邊的陳媽則是将切好放涼的年糕用保鮮膜一個個包好,這些都是明天準備送給姜楠他們的。
“每個地方過年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就像北方過年吃餃子,南方過年吃湯圓。廚房那邊現在在忙什麼?”
顧染看遠處那廚房裡煙霧缭繞,好不熱鬧,要不是她隻會吃,不知道怎麼做,她也想去湊湊熱鬧。
“馬師傅在教他們包肉包子呢,這次馬師傅弄了好幾個餡料。”
“哦,那我待會兒可得起來走走,消消食,不然一會兒包子出來了我都吃不下了。”
顧染今天一整天就沒好好的吃一頓飯,一下午就在前院這邊等着各種投喂,目前已經吃的肚子都有些鼓了。
說着,顧染已經站了起來,沿着院子裡的鵝卵石小路開始散步消食,時不時探着腦袋往廚房看去。
傅司爵忙完工作來到前院的時候,就看到顧染滿眼放光,時不時看向廚房,那小模樣,靈動可愛,看的他心猿意馬。
“老婆,看什麼呢?”
“等着馬師傅的包子出籠。”
“哦,這麼喜歡吃這些,以前早餐上桌的那些包子也沒見你吃多少啊。”
“那不一樣,我吃的不是包子,我吃的是年味兒,以前在洋田村的時候,隻有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會蒸包子。當時帶我的阿婆會把過年前從山裡挖的筍留着,然後等蒸包子的時候給我弄竹筍肉餡的包子,我最喜歡吃了,可惜阿婆隻照顧了我兩年就離開了。”
說起那個阿婆,顧染心裡也有些難受。
當時她被顧家送到洋田村,一個六歲的小女孩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那裡條件艱苦,住的基本都是青磚瓦房,沒有高樓大廈。
一開始顧染還一直哭鬧,吵着要回去找媽媽。
後來還是那個阿婆哄着她,晚上陪她睡覺,白天給她做好吃的。
等她慢慢習慣了洋田村的生活的時候,阿婆突然去世了,讓當年還不到八歲的小顧染剛覺得自己又有人依靠的時候又變成了沒人要的小可憐。
好在洋田村的村民都是淳樸善良的,之後顧染幾乎是被洋田村的村民們養大的。
傅司爵看到剛才還笑嘻嘻的顧染忽然表情黯然,立馬就猜到了小丫頭的心事。
“你是不是想以前的那些人了?”
“嗯,其實我已經很久沒回洋田村了。”
“那就過完年抽空回去,正好我也想看看你從小生活的地方長什麼樣?”
顧染想到現在的洋田村,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和傅司爵解釋。
要知道現在的洋田村可是當地的模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經超過兩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