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6頁)

  “哪裡?是鄭叔幫忙!”盧燦坐到小桌邊,牽着鄭丫的手,陪她玩耍。

  “嗯,是應該收收心了。”田嬸将涼菜放好,坐在另一邊,将飯菜重新規整一遍,“你家的家業最終都要交給你,你确實要擔起來。街頭那邊的那些人,不要再聯系了。”

  田嬸口中的街頭那些人,指的是當初盧燦混社會結交的朋友。

  田樂群送走那批顧客,走進來時剛好聽見田嬸的話,見盧燦有些不好意思,開口說道,“姐,阿燦很聰明的,況且家世又好,盧爺爺有學識,阿燦學什麼都成,你就不要再說那些陳年舊事了。”

  鄭胖子一家人真心不錯,盧燦低着頭,目光落在腳尖,不知道想些什麼。

  七十年代末的香江,生活水平很一般,晚餐并不豐盛,魚仔煲飯配上幾碟涼菜,但盧燦吃得很香很香。

  “田嬸,我出門走走。”吃完飯,盧燦站起身來。

  “出去走走?可别……”田嬸的目光有幾分狐疑,她的話被田樂群在桌子下面踢了一腳打斷了,但勸誡的意味不言自明。

  “不會,我隻是去樂古道那邊轉轉,長長見識。”盧燦撓了撓頭。自己以前給人的印象太差了吧。

  “可别亂買東西,那裡面假貨太多。”田嬸連忙放下筷子,抹了抹手,向盧燦伸過來,“不行,你今天賣貨的錢,我給你保管着,等盧爺回來,我交給他。”

  田樂群踢了她兩下也沒能阻止她将這番話說出來,隻得在一旁翻了個白眼不說話。她還真的有些擔心阿燦一時間犯渾,和姐姐吵起來。

  好在盧燦經曆上次事情後,性情似乎變了不少,還真的從大褲衩的兜中掏出一個錢包,将今天的貨款全部交了出來。

  田嬸點了一遍,又看到盧燦錢包空空如也,忙着抽出兩張,還給盧燦,“我保管三千五,給你留兩百,省着點花。”

  順着文武廟的台階,轉上摩羅街,盧燦的腳步稍稍放緩,看向兩側的櫥窗,那裡面擺放着各種藝術品,堪稱玲琅滿目。

  提到香江,人們總是記得電影、金融或者地産,其實香江的藝術品産業一直非常龐大,龐大到難以想象。

  盧燦很輕松認出,剛才路過的一家店面,櫥窗上一隊如同列兵式的佛首,正是來自于吳哥寺的金剛佛頭。而對面這家櫥窗所展示的銅鬲,則是來自内陸周朝的禮器——二十年後絕對的國寶級文物。

  七十年代的香江,華夏文物不值錢,黃金标出草根價!

  翻了翻錢包,裡面隻有田嬸留給自己的兩百塊。盧燦搖搖頭,還是沒錢啊,如果老子有錢,他麼的将香江文物商店全部抄底,三五年下來,妥妥的一家世界一流博物館。

  黯然一歎,腳步加快,摩羅街這種正規店鋪,并不适合現在的自己,還是去樂古道吧。

  穿過小巷,向西步行十分鐘,來到一片平房區。這裡是香江藝術品交易區的延伸——樂古道,這裡生活着衆多以擺攤售賣藝術品為生的小攤小販。

  整條長五百米的街道,隻留下容許兩三人通過的仄仄小道。幸虧阿燦很瘦,如果以鄭胖子的身材來這裡絕對要小心翼翼,否則極有可能将攤位撞翻。

  攤位後面的平房,被這些小商小販租賃下來作為庫房和生活區。

  樂古道,盧燦以前也來過這裡,不過那時他是和同伴們一起來收保護費的——這一片是屬于“和字堆”的地盤,每輛平闆車每個月要交二十個大子(二十錢)。

  和字堆提供的保護主要有兩種,其一是通風報信——有市政管理人員來排查,和字堆有義務提前通報給這些商販;其二是保護這裡的商販不被其他組織欺負。

  最近樂古道不太平。

  義安公司想要這條街,與和字堆爆發了兩次大規模械鬥,他受傷便是因為此事。

  太陽還沒有完全落下,整個樂古道被洶湧的人流擠滿,這是一天最後的黃金銷售時刻——很多下班的白領都願意順路過來逛逛。

  街道上空充斥着各種怪味,有濃郁的汗味,有作假文物所散發的化學藥劑味,文物特有的土腥味,還有刺鼻的銅鏽、鐵鏽味,混雜在一起。

  以前一直在這裡收保護費,所以認識盧燦的人還挺多,一路上阿燦哥、燦仔的招呼聲不絕于耳。

  “阿燦,你怎麼又回來了?”旁邊攤位上,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對他招呼道。

  溫阿四,家中兄妹八人,他行四,又稱小四子,家住調景嶺。那裡堪稱香江最貧窮的地方,溫阿四不得不早早停學出來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