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8頁)

  “這應該是汪明旭同學,認為是米雷作品的兩大證據吧。”

  盧燦嘴角微翹,向汪明旭問道。

  算你還有點見識,汪明旭臉上露出笑容,向前走出一步,指了指這幅畫,“我傾向與米雷,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米雷非常善于在作品中,将人生象詩歌般的抒情,将枯萎或熾熱的情感再度燃燒,他的作品更像故事畫,一幅畫就像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

  “大家再看看,這幅畫在抒情上,是不是有着明顯的米雷特色?”

  面對洶湧過來的同學,楊開雄不得不雙手執住邊框,将這幅畫拿起來高舉過頭頂,讓大家共同觀摩。

  剛才大家隻聽到羅大偉的反駁言論,認為頗有道理。現在聽到盧燦和汪明旭的指證,又認為,這幅作品可能真的是米雷的拉斐爾前派代表作。

  一時間再度議論紛紛。

  羅大偉在旁邊臉色憋得通紅,可他反駁的證據隻有一個,他也不知道作者是誰,一時間很難找到新的否定證據。

  盧燦微笑着等汪明旭表現完畢,等大家議論聲稍低,他再度開口。

  “這幅畫,風格近似米雷,但我認為,它絕不是米雷的作品!”

  這一記耳光扇得汪明旭有點暈。

  還能不能好好說話?剛才不是還贊同我的觀點嗎?怎麼小船說翻就翻?

  他冷笑道,“那盧老闆,認為這是誰的作品?又如何反駁我的觀點?”

  剛才他就是用這句話,問诘羅大偉,而羅大偉的證據明顯不足。

  “證明這幅作品不是出自米雷之手的證據,除了剛才羅大偉同學所說的精緻感、畫面感所帶來的照片效果不足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

  這算是戲肉,大家一時間鴉雀無聲,想聽聽這位茶室小老闆如何否定汪明旭的觀點。

  “那就是繪畫的手法特色!”

  “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握筆習慣和寫字習慣一樣,每一名畫家都有自己的繪畫出筆特征和技法。”

  理論上是如此,可真有人去研究畫家的出筆習慣?這似乎有些不可能。

  “盧老闆研究過這些大師的出筆習慣啰?”汪明旭冷着臉問道。

  “恰巧看過類似書籍,大家到時候找一幅米雷的作品驗證即可。”盧燦微翹嘴角回複道。

  “米雷的出筆特征是手腕喜歡往内勾勒,這樣畫出來的筆觸常常帶有内彎,線條優美,而且有着強烈的素描特性,因此他的畫作,非常精緻,有強烈的照片感。”

  “如果大家帶有《歐洲藝術史》課本的話,可以翻到第三百一十七頁,上面有三幅米雷作品的印刷版,《蘋果花盛開》《瑪麗安娜》以及《奧菲麗娅》,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很明顯,這幅畫的作畫技法是渲染法,筆觸走向是由内向外走,與米雷的勾勒法出筆由外向内,相去甚遠。”

  “大家不會認為,一位畫家能輕易改變自己的出筆習慣吧。”

  “所以,我認為它,不是米雷的作品!”

  盧燦的觀點,要比羅大偉的更具說服力。

  “說……說的好!”羅大偉面色紅潤,帶頭鼓掌!

  這幅畫給他的感覺,與米雷的風格雖然近似,但他總覺得有些不對,現如今盧燦給他指出來,他立即明白,這說法是正确的。

  許胖子看着汪明旭白中帶黑的臉,興奮的将手指塞進嘴中,“籲!”打了個呼哨。

  羅大偉帶頭,掌聲逐漸響起,越來越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