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3頁)

  譚衛東确實不懂木材,也确實打聽過木材價格。

  鄭光榮給出的價格,符合他所得知的信息。這讓他不自主的便有些相信鄭光榮的出價,所以,他盡管想要再高一點的價位,還是沒敢獅子大開口,隻是略顯躊躇的搖搖頭。

  “我家的房子,所用木材肯定不止一百方。後面的庫房你還沒有去看,那裡還有二十方左右的好木料,是父親留給我二弟三弟結婚打家具用的,這次一并給你。”

  “所有算在一起,你給八萬美元,給錢也成,我給抹去零頭,算成五十五萬。”

  “啊?庫房還有嗎?你能帶我去看看嗎?”鄭光榮沒急着還價,給盧燦使了個眼色,他需要找個機會,問問盧燦,這屋内還有什麼好東西?

  “好,我這就帶你過去!”譚衛東心急着那八萬美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家中在淺水灣買完别墅後,底子已經很空了,否則他在盧燦等人來之前,就不會準備出手母親珍藏的那幾件珠寶。

  他率先站起身來,盧燦和鄭光榮也跟着站起來。

  鄭光榮路過盧燦身邊時,便聽到他輕聲說了兩個詞,“瓷器,古董。”

  鄭胖子順着盧燦的眼光,先看見兩隻葫蘆瓶擺在案幾上,然後又發現盧燦的目光,竟然落在譚家先祖的祭祀台上。

  胖子對古董,還是有些認識的,很快便看出那焚香的銅爐,是宣德爐的款式。他還真的沒注意到那三隻酒杯。

  他對盧燦微微點頭,自己跟着譚衛東,從客廳往後穿過去,庫房應該在後院。

  等譚衛東繞過照壁,盧燦緊走兩三步,來到疑似花神杯面前。

  裡面還有半杯酒,将其分到另外兩隻杯中,翻過底款,雙列青花款“大清康熙年制”。在看看腹壁,“叉型桂花樹,右側橫枝斜,點點翠藍葉,片片青花圓”。

  正是标準的桂花杯圖案造型。

  将杯身轉過來,兩列書款“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這是選擇唐代詩人李峤的五言律詩《桂》中的兩句。

  他又将這隻花神杯,對着院子裡的照了照,杯子的透性如玉,能從杯子内部,清晰的看到杯底的雙列底款。

  正品!品相完好的正品!

  終于确定,這讓他的心徹底放下。同時也有些好奇,這譚家,究竟有多少古董?

  循着兩人剛才的腳步,盧燦也轉過照壁。

  照壁後側同樣是廳,不過這邊是餐廳。一張直徑足有三米的大圓桌,旁邊分列八張圓凳,在面南背北的位置,則放着兩張高背椅,應該是家主和夫人的位置。

  粗略一掃,這桌椅同樣是海黃的,桌面上的疤臉,足有十多處,好料!

  桌子正中央,放置着一張瓷茶盤,上面擺着一壺六杯。

  盧燦立即上手摸了摸,壺一般,道光年間的南瓜壺,但配套的六隻杯子可不同凡響,正是花神杯中的六隻。

  譚家肯定有一套完整的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

  盧燦隻能匆匆一瞥,他已經聽見鄭光榮和譚衛東的說話聲。

  穿過餐廳,有一道門通向後院。後院左右兩側是廂房,應該是譚家的庫房和廚房。院子中的葡萄,長勢不錯。郁郁蔥蔥的遮蔽了大半個院子上方的天空。

  夏季納涼的好去處。

  鄭光榮和譚衛東兩人站在葡萄藤下。

  “譚生,這二十方木料,我可以給你五百美元一方,二十方,我加上一萬美元,一共給你五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