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應了後面四個字,雙甲子祭——一百二十年祭祀。
現在問題來了,究竟是哪兒的鐵瓦寺?皖省甯國有個鐵瓦寺,最為出名,據說建于貞觀三年,屢遭天火,後又經多次重建,但貌似與丘處機無關啊?
盧燦忽然想到大西北,上輩子他去和田進貨,曾經去過天池一趟,恰好見過其遺址。那裡還真有座鐵瓦寺的傳說與丘處機關系密切。
成吉思汗在發動了被稱為“上帝之鞭”的歐洲遠征前,召見丘處機。其召見地點就在天山天池腳下。
邱處機會見成吉思汗後,率領弟子登上天池。師徒為紀念榮登仙境,在天池岸邊山上修建一寺,寺以鐵瓦蓋頂,因而叫鐵瓦難不成這座寺廟竟然在天池邊度過一百多個春秋?甚至他們還為丘處機的仙逝舉辦過雙甲子祭奠?
這件大盤,就是當時為祭典制作的供盤?
盧燦感覺有些不可思議——伍佰五十年時間,一件盤子,竟然從大西北流落到東南海角!
這件瓷器,盧燦看正——連師門都不會拿元青花作僞,因為元青花不值錢,不值得。
元青花為什麼在曆朝曆代不被重視?究其原因還是中原讀書人的漢胡之别情結問題。
從明代到解放初,很多人潛意識的還将曆史長河中的蒙元看成野蠻人,這一點連清朝統治者也不例外(清廷給自己加個金國祖先就是為了避免這一點)。
讀書人看不起蒙元,自然也看不起他們所發揚光大的元青花瓷器。
這導緻很長時間,元朝瓷器籍籍無名。
呵呵,别人怎麼看不要緊,關機盧燦自己清楚,元青花确實很出色,極其出色。
這個直徑超過四十厘米的大盤子,本身很罕見,再加上盤壁的款文,呵呵,這又是一件珍貴的曆史文物。
破碎又能怎樣?照樣價值連城!
他趕緊從旁邊的報紙堆中,拿出幾張,将這些碎片逐個包起來。
這些可是寶貝,别再淬了。
一下午,盧燦與溫阿四弄得渾身髒兮兮。
盡管大多數物品已經殘缺,但盧燦的心情還是蠻不錯的。
調景嶺,果然是個兵痞窩。他完全可以想象,當年這些潰兵,從内陸,尤其是羊城,搶來太多的好東西。
可惜,這些兵痞不識貨,緻使其中很多珍品受損。
他在舊書堆中,再度翻出兩本宋刻善本《妙法蓮華經入疏卷一》《妙法蓮華經入疏卷四》,宋從義撰,宋道威注。這兩本書的頁數都超過五十頁,可惜的是,同樣有部分損壞。
此外,還有明清各類善本十四部。
最為珍貴的是明朝閩南蕃府本《大學行義》。這本書保存良好,同樣是明代科考必讀教材。尤其珍貴的是,其上有宣德五年狀元,漳州長泰縣人林震的注疏——這是狀元公曾經用過的教材!
工整小楷,列列清晰可見。圈畫點墨,行文暢意通達。
這本書應該是長泰縣林家典藏的傳家之物,在那個混亂的歲月中,不知為何遺失。
這本明刻本,還有那本殘破的宋刻本《春秋左傳正義注釋冊》,盧燦打算珍藏。
——這才是書香門第真正的底蘊。
這一趟調景嶺之行,可謂收獲巨大。
這裡真是好地方,以後還要常來。回去一定讓鄭胖子撺掇譚衛東加入,到時候,有溫阿四掃民間,譚衛東跑中高等家庭。一定可以将調景嶺這些兵痞家中的東西,全部給搜刮出來!
盧燦握了握拳頭,對着空氣狠狠的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