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現在不買,真的等到三十年後,幾千萬歐元時再出手?那更傻缺!
歐洲的銅雕,以溶銅法和焊接法為主,範鑄法隻是配合使用,不像中原鑄銅手藝,基本還在使用範鑄法。因此,就工藝而言,那羊首和雞首,并不符合歐洲人對雕塑的審美觀點。
後世那些獸首,在拍賣會上屢創新高的成交價,最主要原因還是國人追捧,讓歐洲佬抓住機會。
譬如三千五百萬歐元拍賣下來而又未曾付款的豬首,業内專業人士,從藝術角度,為其評估價為三千五百歐元。呵呵,整整少了一個萬字。
許多事情,沒法說對錯。
這次,托馬斯爽快很多,“我就猜測你會提到這一點。可以!”
他再度呵呵笑道,“我一直也有這心願,讓這些來自東方的文物,重回故裡。這次您能來,剛好給了我這樣的機會!”
說得太好聽了,似乎是免費捐贈一般。
盧燦在心底腹诽一番,他的笑容漸漸堆積,擠兌了一句,“這麼說來,稍後托馬斯先生在核算價格時,可以松松口?”
“呵呵……好說。”托馬斯的笑容被怼了回去,有些尴尬的應承道。
嘉妮躲在一旁,為托馬斯的尴尬,捂着嘴偷偷直樂。
相比一樓的布置,二樓更奢華。
四周挂了六幅油畫,看其畫風,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左側的桁架上,擺放着數十件銀器,銀光熠熠。不過,這些都沒有放在盧燦的眼中。
他的第一眼,就落在右側産品展示櫃上的釉裡紅雙龍敞口瓶上。
絕對的大器!重器!
這是一件被《清瓷珍史》記錄在案的皇家瓷器!清乾隆雙龍釉裡紅敞口瓶——當年供奉在圓明園的四十景之一方壺勝境中。
方壺勝境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位于福海東北岸灣内,是後代衆多學者考證後公認的圓明園中最為宏偉美麗的建築,是以人們想象中的仙山樓閣為題材而建造的。
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後部的九座樓閣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餘座佛塔,建築宏偉輝煌。
這裡也是清廷愛新覺羅家族的家廟所在地。
換句話說,這尊瓷器,是清廷愛新覺羅家族,供奉在家廟中的“佛供瓷”。
皇家佛供器在瓷器中,是僅存的唯一位于皇家鑒賞瓷之上的一類瓷器。
這尊敞口瓶,高四十五公分左右,細長頸,腹下漸斂。瓶身為釉裡紅纏枝靈芝龍紋紋飾,近足與口沿處繪雲紋。正背均為五爪金龍,代表着皇室的尊崇與高貴。
瓷器做工精細,造型秀麗,構圖疏密得當,工藝精巧,于貴氣中顯露出古樸剛勁之風。
這類敞口瓶,在清代頗為常見,但多數以青花、粉彩花卉紋為飾,畫龍紋的極為少見,而且還是釉裡紅,瓶高更是超過大器的标準,故此瓶愈顯珍貴,能被台北故宮記錄如《清瓷珍史》。
盧燦看了看底款,底足青花篆書雙行六字款“大清乾隆年制”。
緻臻品!
第一件,就選它了!
盧燦指指這件,托馬斯在旁邊含笑點頭。嘉妮臨時客串秘書,記錄下來。
第二件又是大器,比第一件還要大。
高六十五公分,口沿直徑約為五十公分的佛缸。此缸為冬青釉,缸口圓潤,施釉勻淨色澤瑩潤,如同青玉一般亮澤,配以白料彩花卉,堆料工藝精湛,如同雕刻般,立體感極強。
剛才是佛瓶,這次是佛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