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燦沒想到,自己在燭台中撿到的一幅破畫,竟然還牽扯到寶藏的傳聞,“我最喜歡聽傳奇,托馬斯先生講講。”
“基督教清潔派,您知道嗎?”托馬斯走到盧燦面前兩米處,問道。
盧燦點點頭。
清潔派,指教父時代的幾個小教派,主要指中世紀流傳于歐洲地中海沿岸各國的基督教異端教派之一,前身本來是羅馬帝國晚期中的摩尼教。
十一到十二世紀,清潔派盛行于法國南部和意大利北部,以法國城市阿爾比,為活動中心,達到鼎盛時期。
清潔派懷有雙重信仰,跟摩尼教和諾斯底主義有很深的淵源關系。他們主張靈魂高于肉體的二元論——信仰兩個神,一個是創造無形的精神世界的神,是屬于善神;一個是有形的物質世界的神,是屬于惡神。善神造靈魂,惡神造肉身,善與惡是不斷鬥争着。
這兩個神的觀念與最早的摩尼教是一樣的。
“他們不是被剿滅幹淨了嗎?為什麼還有這種寶藏的傳說?”盧燦不認為一個小教派,最後能遺留多少寶藏,揚揚眉,笑着問道。
因為清潔派,否認耶稣的神性,隻視之為最高的受造者,他們認為耶稣來到這世上就是要帶離他們脫離這物質的世界,解放他們脫離這可悲的循環,啟示他們得救的真理。
這讓他們觸及到歐洲異端裁判所的底線。
更為‘作死’的是,他們認為基督是賜生命的靈,他在這塵世中隻是一個形相,基督不是為女人所生,所以沒有人的成分,其肉身不具實體,所以既沒有死亡,也無升天。因此清潔派反對基督道成肉身和複活的教義。
這讓教廷将清潔派視為眼中釘,1179年被教皇亞曆山大三世宣布為異端。
這讓清潔派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但好在當時的圖盧茲大公,給與他們庇護,距離圖盧茲不遠的卡爾卡松,成為清潔派新的活動中心。
1209年,教皇英諾森三世發起阿爾比十字軍來進行武力鎮壓,讨伐法國南部的異端。,圖盧茲公爵屈服,放進來十字軍血洗圖盧茲,清潔派退守卡爾卡松。這場異端殲滅戰一直持續了二十年──英諾森三世死後十三年,戰争才結束。
“有史料證實,他們當時并沒有被剿滅幹淨,隻是轉入了地下。”嘉妮回答盧燦的問題。
托馬斯在旁邊點點頭,補充道,“确實如此。”
“直至到1310年,清潔派在比利牛斯山脈一帶的複興運動領袖,皮埃爾和雅克奧蒂埃兄弟被捕後處以極刑後,這個異端教派,才算是真正的元氣大傷。”
“這幅畫與寶藏有什麼關系呢?”盧燦聳聳肩,指了指那幅《幸福生活》油畫,“勒南兄弟可是生活在十七世紀,你别告訴我,他們也是清潔派的餘孽?”
托馬斯打了個響指,“你的猜測很準确。在巴黎,在法國,一直有傳言,勒南兄弟三人,都是清潔派的最後信徒。”
呃?盧燦還真的沒聽過這種傳聞,翻了翻白眼。
托馬斯繼續說道,“勒南兄弟出生在裡昂的鄉村,家境貧寒,而清潔派轉入地下後,主要影響對象就是農民和牧民。如果說他們三人受到清潔派殘存思想的影響,毫不奇怪。”
見盧燦似乎還不太相信,他笑着看看盧燦,又補充道,“你不覺得當時巴黎藝術界,對勒南兄弟的排斥,毫無道理嗎?另外,勒南兄弟三人,一輩子未曾畫過一幅宗教題材的畫作,這是不是也很奇怪?”
盧燦心底還真的被他的話,挑起疑惑。
中世紀宗教勢力大漲,兄弟三人一輩子不涉及宗教題材的畫作,這确實太奇怪了。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兄弟三人都敵視當時的教廷。
“清潔派能有什麼寶藏?”盧燦反問道。
“聖杯!”這次是嘉妮,她搶先說道,“十字軍血洗圖盧茲,但并沒有找到傳說中清潔派的寶藏,尤其是清潔派所擁有的‘聖杯’,于是故老相傳,這筆寶藏還在卡爾卡松。”
“勒南三兄弟知道寶藏的秘密?并把它藏入自己所作的畫中?”盧燦指了指那幅畫。
此時,盧燦已經有些相信兩人的話了。
卡爾卡松寶藏在法國有着相當廣泛的流傳,卡爾卡松也因此成為全世界尋寶勝地之一。
昨天晚上,在修複這兩幅油畫時,盧燦就懷疑,什麼人這麼無知,竟然将油畫卷成緊密的一卷,藏入燭台的空心柱中?
要知道,這完全違背油畫收藏的基本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