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4頁)

  如此算來,這錢漆器,刷漆不會少于七十五次!

  妥妥的一件精品剔紅器!

  鑒定一件剔紅品質的好壞,其中刷漆次數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當然還有其它因素,譬如胚骨型制是否優美沉穩、雕工是否圓潤、漆料是否珍貴,是否名家手筆等等

  盧燦将這件渣鬥翻過來,察看底部——剔紅雕件如果有留款,一般會放在底部邊緣位置,用細針雕刻,有微雕的意思。

  底部刷黃漆,因為年月長久,底盤的漆料已經磨損,露出黃橙橙的銅底。他将渣鬥慢慢旋轉,果然,在山茶花的花柄部位,找到圓字形留款——針刻“楊茂造”三字款。

  噓!盧燦吹響口哨,将三字款的部位遞給兩人觀看,“找到了它的年代,以及制作人的證據。你們看,在這!”

  楊茂,元代嘉興府西塘人,著名的剔紅大師,南派剔紅技藝的代表性人物。上輩子盧燦曾經在故宮博物院中見到過他的兩幅作品。一件是山水人物紋剔紅八方盤,另一件與自己手中這一件很像——花卉紋剔紅渣鬥。

  “真是奇迹,能刻得這麼小?”杜奇難得誇獎一句,神色中全是仰慕。

  “很有名的大師?”兩人看不懂,但能在器物上留名,這位大師應該很自信。

  點點頭,盧燦将這件渣鬥重新放回桌面,“這是中國南方六百年前最有名的兩位大師之一,所以這件作品很有收藏價值。你們花費八十英鎊,沒有買虧。”

  這件物品,應該不是清末被搶的。如果是搶劫來的,肯定會進入博物館——剔紅因為色彩和型制的關系,非常受歐洲人的歡迎,那些将軍們不會放過這件尊貴物件。

  極有可能是民間流傳下來,隻不過後人不識貨,以八十英鎊當成舊貨給賣了。

  要知道,元代以鐵木真為開端的對歐洲征伐,幾十年從未斷絕,上帝之鞭從東歐一直揮到西歐。這期間,那些将軍、官員,攜帶幾件中原的藝術品到歐洲,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也有可能是商貿交流來到歐洲。

  臨行之前,能收到這樣一件禮物,盧燦的心情可想而知。

  他盛情邀請凱文和杜奇,有機會去香江做客,并給他們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和住址。兩人也愉快接受他的邀請——一周的相處,讓他們深深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他們深深為之着迷。

  去東方,等我們倆找到固定工作後,一定會去的!凱文臨走前,連續唠叨了好幾句。

  ……

  趕到霍克森村莊時,已經接近傍晚。

  “哈哈,怎麼樣?我的表現怎麼樣?”阿爾達汗笑得有些張狂,看來他對自己在這次行動中的表現很滿意,見到盧燦,連忙上來表功。

  “嗨,兄弟,穩重點!”盧燦推開他要上來擁抱的手臂。

  “我還想着和你成立一家尋寶公司,你這樣讓我怎麼放心?”

  剛一見面,盧燦就甩給他一個大消息。

  “尋寶公司?你确定不是開玩笑的?”阿爾達汗剛剛沒合攏的嘴,再次長到最大。

  “為什麼要開玩笑?我又找到一份寶藏信息,你沒興趣嗎?”盧燦笑吟吟的站住腳步,對他說道,說完之後,自己往院子裡走去。

  “當然有興趣!這恐怕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工作,是個男人,都會有興趣!”他立即跟上盧燦的腳步,兩人邁步走進以前勞斯家的庭院。

  “你又得到一份寶藏的信息?”阿爾達汗小聲的問道。

  “是的,在南邊,你的主場。不過想要人不知鬼不覺的挖掘,有些困難。在野人山,可能需要楊家配合。”盧燦在院子中站住,和他說話的同時,四下打量這裡。

  房屋、院牆很古樸,是英國海岸線特有的白垩岩壘就而成。這種石頭,防腐蝕效果特别好,用來蓋房子經久耐用。

  英國很多古城堡,都是用這種材料建成的。

  靠近院牆處,種着幾簇茂盛的玫瑰花,算是一個小花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