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銅塊形狀稍微規整一些,并且打上印記,這種貨币被稱謂“印記阿斯”。
粗銅阿斯與印記阿斯并存,一直到公元前三世紀末,羅馬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銅币,叫做重銅阿斯,每一塊規定的重量約為324克。
這種貨币,太重,貨币本身成貨物。
當時古羅馬的奴隸賣場有這樣一條規定——想要購買什麼級别的奴隸,隻需要支付與他等重的阿斯即可。
公元前211年才出現我們所看到的銀币——第納爾,重量大約在38—45克之間。
盧燦颠了颠手中的銀币,向他們簡單介紹古羅馬貨币的發展史。
“嚯,那古羅馬時期,奴隸的價格不便宜啊。”阿爾達汗随口感慨道。
“那當然!人是第一生産力,這句影響歐美幾千年的話語,就寫在古羅馬法典中。所以千萬别相信電視劇中有關奴隸随意買賣的片斷——即便是奴隸社會,這些農奴的價格也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而且戰奴更貴,需要體重兩倍的阿斯才能購買一個。”
知識淵博的人總是受人敬仰,連大柱師傅都關好院門,站在旁邊聽盧燦講故事。
見大家都停下手中動作,盧燦連忙揮揮手,“先把這裡挖開,表面浮土清理幹淨,看看下面到底都有什麼好東西。晚上我們清理的時候,慢慢說給大家聽。”
“哦,對對對!趕緊的!”
阿爾達汗拾起地上的十二枚銀币和那枚金币,一股腦塞進盧燦手中,搶先拿起一把鎬頭,沿着坑壁往外刨土。
幾人見着真貨,剛勁十足。阿爾達汗嫌盧燦礙手礙腳,将他打發去門口盯梢——門口還是需要有人盯着,防止警察、媒體記者或者村民,冒然闖上門。
天色漸漸暗下來,聽見院子裡不時傳出一陣低聲的驚呼,還有阿爾達汗不停的吩咐“小心點”“注意點”,盧燦的心像被貓爪一點點的撓着。
這批錢币及珠寶,上輩子在紀錄片和報道中看過不止一次,可那時,是以羨慕及欣賞的态度,而現在,它們即将屬于自己。這種期待感,難以言明。
好在院門口距離他們挖掘的地方,也不過五六米,坐在這裡,能清楚的看到他們挖掘出的每一件物品。
“維文,你過來指導一下,接下來怎麼收拾?我們的聖明而睿智的考古專家!”心情大好的阿爾達汗對他招招手,示意盧燦過去。
陳曉主動過來,接替盧燦的工作。
院子中的坑已經被擴大到直徑三米多,紅沙壤堆在坑的兩側,深度足有一米五,能看見坑底裹在沙土中銀币。唔,這是已經挖到銀币堆了。
在坑口的另一側,一張床單鋪在草地上,上面已經堆放着數百枚混着泥土的金銀币,還有一把造型很奇特的銀壺。
盧燦沒着急去看坑底,彎下腰,用手指撥弄床單上的銀币。
有好幾枚銀币被鐵鍁鏟斷,還有幾枚已經翹起來,應該是被鐵鍁鏟中銀币中部。呵呵,如果考古工作這麼幹,早就被解雇。
也許是東西多了就沒了感覺,盧燦見到這幾枚被弄壞的銀币,也沒什麼心疼的。不過,他還是叮囑一句,“不要用鐵鍬了,換成鶴嘴鋤,用力輕巧點,用鐵簸箕盛。”
土坑哦不,現在叫銀坑的另一端,丹拓趕緊放下手中的搞頭,去找小瞧的鶴嘴鋤。
坑底很幹燥,盧燦用一柄手鏟,沿着銀币堆鏟了幾下,再用手将上面的銀币扒拉開,下面露出一塊黑黝黝已經徹底風化的布片狀物品。
盧燦挑起一小塊,放在鼻翼前聞了聞,有點腥臭味。這些金銀币,在安放的時候,應該被羊皮或者牛皮包裹的,隻不過時間太長,最終包裹物全部腐爛。
“嗨,大家注意,有警車過來!”陳曉壓低的聲音,突然從院門口傳過來。
大家一愣!該怎麼辦?
其實在挖藏寶之前,已經做好預案,可是一下午都沒有人來,大家都放松下來。誰能想到,即将大功告成之前,警車來了!
“大柱叔,趕緊将被單拿進屋收好。”盧燦一骨碌從坑底爬上來,踢踢有些發呆的阿爾達汗,“趕緊的,将手弄幹淨點,T恤衫換一件。你出門接待那些警察,務必将他們拖在門外。如果他們問你身上的灰土是怎麼回事,就說打掃房間,另外想要修理花圃。”
“我估計他們是來叮囑你晚上主意安全!你帶上陳曉,别讓他們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