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10頁)

  “以國寶言之,不為過。”盧燦點點頭。

  陸玄一輩子都被掩蓋在兩位弟弟的盛名之下,但這份帛書的出現,證明他的章草體并不比兩位弟弟遜色多少。筆鋒剛勁有力,揮灑自然,結構圓潤,上下一體,尤其是心境異常堅定,即便明知有殺頭之禍,也未出現斷筆枯墨的現象,堪稱大師級别的書法作品。

  “啊!太好了!”若不是大家尚且沉浸在陸家的災禍的氛圍中,這女人估計會鼓掌。

  張翼楊家竟然真有這麼好的東西

  這女人的表現,引來陳錄生和譚衛東的斜視,兩人真的有些嫉妒了。

  “這麼說,這是存世最早的帛書?”陳錄生問道。

  最早?盧燦感慨的搖搖頭。

  “還有比這更早的?”

  這次換成鄭光榮,他早已經震驚于這份帛書,沒想到還有更早的。

  盧燦伸出四根手指,“我知道的就有四份。分别是春秋戰國的楚國帛書帛畫,還有漢代帛書。”

  “在哪裡?”兩三個人一起問道。

  “現存最早實物的中華帛書,為子彈庫楚墓中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帛書,收藏于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這份帛書,是生生被美國佬強騙走的!”盧燦語氣有些遺憾還有憤慨。

  “騙走的?”“怎麼會被騙?這麼好的東西!“是個豬啊,怎麼會被騙?”

  一片議論之聲。

  盧燦苦笑搖頭,那個時代,騙你已經是文明行為,搶你的才是正常行為!

  他所說的那份帛書,比這份更有價值,那是戰國中晚期楚國的神學、玄學、天文學的綜合代表作——“圖文并茂”的《楚時令帛書畫》,又叫楚帛書。

  “阿燦,說說呗,怎麼被騙的?”鄭光榮率先問起來。

  盧燦搖搖頭,這件事雙方當事人都已去世,而且上輩子,他和蔡季襄老先生的後人關系不錯。蔡季襄老人在這件事情中确實有一定嫌疑——他手中有一份與美國人柯強的交易抵押協定。究竟是主動售賣還是被騙,雙方各執一詞。

  他所說的其它三幅帛書帛畫,分别是《人物禦龍帛畫》、《龍鳳仕女圖》以及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圖像》。

  “這份應該是存世時間排名第五帛書。”盧燦指了指這份《陸玄緻從叔陸癢書》。

  (說明:後世内陸一共出土了二十四份帛書帛畫,但大多數都是在八十年代後期發生的,本文選四份為八十年代前)

  桌上擺放的這份帛書,其實從品質、内涵、背後故事、涉及人物等方面綜合論證,其價值并不輸于前面那幾份。

  盧燦故意将其排在第五,所為的還是稍後的“議價”!

  見盧燦不願多說,大家便調轉話題,再度開始研究這份帛書。

  很多人誤以為帛書就是直接書寫在絲絹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不信?你試試直接在綢緞上寫個毛筆字看看?直接就是一團墨迹。

  因此,帛書也是中華文明推進過程中的一大發明,隻不過,因為絲帛的昂貴,這種發明從出現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在平民中推廣過。

  作為書寫材料的絲帛,為了不印染,需要做到三大處理。

  首先,絲帛的織法與傳統的絲綢織法不同,它的天地線(古時可沒有經緯線一說)是X交叉,而不是正十字交叉,這樣織出來的絲帛更細密。

  其次,絲帛需要單面上蠟做底襯,防止漏墨,但這又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上蠟時,蠟層往往會蓋住書寫面,緻使書寫面不蘸墨(蠟層上面留不住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