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頁)

  在饑餓中度過的童年,即便把黃金當玩具,也不會幸福。

  盧燦和鄭光榮,陪着譚衛東唏噓感慨,直到溫嘉銘的六妹溫碧璃,為大家端來茶水。

  溫碧璃清秀文靜,性格與溫碧玉反差極大。她現在在工地上做臨時的賬目會計,每個月都要将她的流水賬目交到納徳軒辛嬸那裡,重新核一遍。

  溫季宸問過盧燦,是否可以讓自己的妹子,在瓷廠成立之後,做正式的會計,盧燦答應了。因此,她也算是盧燦手下的正式員工。

  這棟樓房沒什麼人居住,又需要有人打理,盧燦當時和溫季宸随口說了一嘴,結果溫家就把六妹溫碧婷安排到這邊,充當裝修時的監工,未來也會住在這邊。

  “阿璃真不打算上學了?”盧燦接過茶杯問道。

  溫碧璃的成績很不錯,畢業後原本是可以去市裡面找一所好點的中學,繼續中四、中五的課程。不知這丫頭怎麼想的,她自己不願上。

  她搖搖頭,拂拂臉頰側的劉海,“我現在挺好,也許以後會考慮學習專門的會計學。”

  這又是一個主意很正的丫頭。

  等溫碧璃離開,譚衛東問道,“盧少……巴士公司的發展,真的準備這麼幹?”

  “計劃往大了做,但事情要一步一步做紮實。”

  鄭光榮接的話,說得很有道理。盧燦點點頭,補充了一句,“七八輛豐田小巴,也沒有多少投資,嶺上如果包不下,剩下的股份,我來包圓。”

  “如果往大了做計劃,盧少你還真的必須投資。”譚衛東說道。

  “為什麼?”盧燦能猜到一點,但有些話自己卻不方便說。

  “我的盧少,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譚衛東搓搓手掌,繼續說道,“投資越大,越需要主心骨。如果是三兩輛小巴,也許幾家合夥就買了,當成小買賣。但如果真的弄成規模化的公司,那一定需要有一家強勢資本做後台保障的。”

  鄭光榮在旁邊點點頭,“這家小巴公司,你還真的需要注入股權,而且股權不能太低。”

  “有這麼一個利益結合體,你以後在嶺上也好說話,這是其一。”

  “其二,如果僅靠巴士公司自己的盈利能力,猴年馬月才能将嶺下到油塘、到将軍澳的公路重新整修一遍?這些公路不整修,小巴公司永遠發展不起來。因此,那兩條公路的整修,肯定還需要你來投資。呵呵,你不會再次做大善人幫他們修好吧。”

  見盧燦尴尬的撓頭,鄭光榮笑道,“喏,你的表情告訴我,你不願做冤大頭。那麼你修路所投入的資本,完全可以折算到這家巴士公司的股份中。”

  “這樣你自己能在嶺上有了話語權,同時也能給巴士公司其他股東,看到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

  話說得很痛快,可要承擔後果時,很痛苦。

  盧燦不得不再次核算自己的腰包。

  歐洲之行,将他在南邊賺來的積蓄,基本花費一空。至于說霍克森錢币寶藏的回款,最快也要到九月份,等到威尼斯出第一批貨後才能拿到。

  這次來調景嶺收貨,還是納徳軒參加珠寶展訂貨款中屬于他的分紅——他以設計師和賭石師傅,能從納徳軒拿到一定比例的利潤分紅。

  這次納徳軒參加巴黎珠寶展,一共拿到六百八十多萬美元的預付款訂單,僅這筆分紅,就拿到六十八萬美元。

  不過,這六十八萬美元,折合錢也不過四百五十萬左右。

  今天一下子花出去兩百萬,現在他的兜中,也不過區區二百五十萬。

  “這兩條公路,估計重新修整需要多少花費?”他皺着眉頭,擡頭問旁邊一直不說話的溫嘉銘——碼頭到嶺上的五公裡山路,是他負責的。

  溫嘉銘對這兩條路很熟悉,随口報來,“碼頭到嶺上的公路,五公裡多點,六十人,一共用了二十六天時間修完,工資、材料費用,花費是十九萬港紙。”

  “油塘到魏家村,足有二十三公裡,這條路寬敞一些,修整起來反而容易點。如果工一百人,差不多在兩個月能拓寬和填平,費用估計在六十萬到七十萬之間。”

  “将軍澳到魏家村這條路窄,雖然隻有十五公裡,但很多路面需要拓寬,工程量大,一百人需要三個月,花費恐怕不低于八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