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8頁)

  “爺爺,要不……下一窯怎麼樣?”盧燦的遲疑引發老家夥們的注意。

  “怎麼了?成品率不高?”盧嘉錫很快想到什麼。

  “第一窯成品率一般,精品隻有五件,留兩件做首窯窯寶(每一窯最精品的那件稱之為窯寶),除了這一件,剩下的隻有兩件。”盧燦再度含糊其辭的應答道。

  王鼎新老爺子心中高興,沒聽出來問題,還以為盧燦懊惱精品率不高,笑罵道,“你小子,還真貪心。四十件瓷坯,出五件精品,還不開心?還真是貔貅呢!”

  幾人哈哈大笑,盧燦陪着他們呵呵笑了兩聲。

  細心的田樂群在旁邊默默看了盧燦一眼,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

  深夜,盧燦伏在嬌嫩的身軀上,微微喘息,與愛人靜靜享受退潮後的安甯與溫馨。

  兩隻手,從上至下撫摸着他的背脊,“阿燦,是不是成品率很不理想?”

  幾年的接觸,田樂群絕對是最了解盧燦的人,如果不是成品率有大問題,他不會拒絕爺爺的要求。

  盧燦的腦袋挪了挪,吐出嘴中所含的挺翹,重新找個舒适的位置,埋首其中,所發出的聲音有點沉悶,“嗯!”

  “拿回來的瓷器,不是挺好的嗎?”對制瓷,田樂群一竅不通,不明白為何同一窯口,既然有精品,為何還會有失敗品?

  “爐溫低,爐膛内的火力上不去。這幾件精品,隻不過是位置好,放在高溫區。”盧燦将腦袋稍稍擡了擡。

  “那以後燒窯,将瓷坯都堆在高溫區不就行了?”

  這就是典型的外行話,不過盧燦還是感激她濃濃的關心,低頭在雪山紅莓上咬一口算是報答。

  “啊喲,說正經事呢。”一聲嬌呼,手掌不輕不重的在盧燦的背上扇了一下。

  盧燦撐起身體,和她并肩躺下,兩人又聊了聊這次祭窯神、醒獅采青、燒瓷過程的一些趣事。

  “香江的柴火就是不經燒,不如燒煤氣劃算!”聽到盧燦說這次燒窯,一共花費一千兩百公斤松柴,田樂群不禁感慨一句。

  “你說什麼?”盧燦隐隐把握住什麼,連忙問道。

  “我小時候在家,經常做飯,就感覺香江的柴火不經燒,現在用煤氣,方便多了。”田家在沙田,算是大地主家族,但并不意味着他們很富裕,七八十年代依舊在用地鍋竈,田樂群燒過柴火,不奇怪。

  盧燦忽然意識到爐溫低的原因出在哪兒了!

  柴火!香江的松木柴火有問題!

  這次燒窯所用的松木,全是産自照鏡環山和五桂山的三葉松。香江松木成長快,密度低,樹幹中松油含量低,遠比不上内陸華中華北地區的松脂含量。

  柴窯燒制,為何一定要用松柴?

  就是因為松柴含有高熱能的松脂而其它木材沒有,松脂的燃燒能将瓷窯内部溫度提升到瓷化的要求。

  香江松樹松脂油含量低,自然爐溫上不去!

  原因如此簡單!盧燦興奮的錘了錘自己的腦袋!

  “群姨,你讓我怎麼獎賞你呢?”

  心中難題一解,盧燦立即再度興奮,輕喊着當年的稱呼。

第214章

豐盛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