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怪異的是,右下角帶籽皮的上部空白處,留下“子剛制”三字刻款。
盡管這三個娟秀小楷,刻工也不錯,字迹并不大,但通覽整個玉牌,這三個字就像一幅絕世名畫上面被人塗了幾筆,一張禍國殃民的臉卻偏偏在下巴留下一塊醬油疤。
盧燦斷定,這塊子岡牌,牌真款假!不知哪位玉雕師,為了證明這塊牌子是子剛玉,他特意在上面留下子剛款。
殊不知,他這做法,是真正的畫蛇添足。
嚯嚯?自己要撿漏?
盧燦心頭砰砰猛跳。撿漏,有時候并不在乎多少錢,而是那種感覺!非常讓人沉迷。
他将目光看向玉牌旁邊的折卡牌,頓時一腔熱血空歡喜。
聰明人,好眼光的,不隻有自己一個,人家思源齋的鑒定師傅,眼睛亮着呢。
卡牌上寫着:明代子剛玉(存疑),牌真款假,和阗白玉籽料。
合着人家早看出來了。
即便有些失望,盧燦也準備将這塊牌子拿下。子岡玉牌,後世每出現一件都會引發騷動與追捧,這件即便有些問題,自己也不能放過。
“把這件子岡玉牌拿出來,我上手看看。”
盧燦已經意識到,在思源齋,自己别想着撿漏,還是老老實實的購買吧。
那服務員微微躬身,從工作服的兜中取出手套、放大鏡,放在一隻托盤中,端到盧燦的面前。再用腰間的一把鑰匙,打開展櫃,将這面子岡玉牌連同盛放的小盞,一道取出來。
把小盞放到櫃台中間部位,他才伸手示意盧燦可以上手了。
整套流程規範至極,盧燦都覺得有必要将納徳軒珠寶公司的銷售,都送給過來培訓一段時間。
在香江,納徳軒珠寶銷售人員的素質已經不錯了,但和思源齋相比,差距甚遠。
盧燦帶上手套,用放大鏡将正背頂側四面都仔細看了一遍。
這次,他故意用手指捂住那三字款,越看越有感覺。
背面為行書詩文五言對,字體流暢,刻線優美,大小整齊劃一,與前面的三字款一筆,就是大學教授和中學生的區别。
太明顯了,這就是子剛玉!
“多少錢?”盧燦放下這塊玉牌,今天第二次問價。
“這件玉牌,我們的鑒定師認為,牌真款假,但因為略有存疑,價格要比市場子剛玉牌稍低。我們的報價為十五萬新台币。”那服務員回答的有禮有據。
四萬錢不到,值!
盧燦點點頭,“包上!”
聽說盧燦要買,那服務員的臉上,笑容再添幾分。畢竟,素質再好,如果隻看不買,心頭總有些不愉快。盧燦出手,他也能多點提成。
他端着小盞,引着盧燦來到另一個櫃台,交個那位女服務員,“蓉蓉,這位客人請了這面玉牌,你幫忙辦理一下。”
那女服務員結賬之前,先向盧燦半鞠躬,“感謝惠顧!”
這邊在結賬呢,玄關處傳來一陣人聲,有一撥人從樓上下來。
等人群下來時,盧燦擡頭瞧了一眼。
一共有五位,其中就有一位,盧燦還真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