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1頁)

  “确實沒想着學習,不過,我準備用它,換取一件坂本五郎的收藏品而已。”盧燦的回答,中規中矩。

  從東瀛人手中換取古董?想想盧家從法國淘弄回來的東西,楚臣覺得這裡理由還是充足的。于是,他點點頭,“行!算是我為回收文物盡一份力吧。”

  倆人自己動手,很快将兩扇推拉門卸下。

  “現在送出去?”楚臣指了指外屋。

  打鐵趁熱,盧燦點點頭。一人夾着一塊,在楚臣夫人不解的眼神中,将這兩扇門闆送到一樓銷售展廳。盧燦很快找那位女銷售員,将拾萬錢付上。

  這兩扇蛇足十世的侍女屏風,屬于自己的了。

  盧燦還沒想好,這兩扇屏風如何讓坂本五郎發現,并主動找自己購買。至于說上門推銷?盧燦沒考慮過。上門推銷的東西賣不出價格,這一觀點同樣符合東瀛人。

  門闆放在店内不合适啊,楚臣主動安排一樓的那位叫阿龍的夥計,和丁一忠一道,把兩塊門闆、大生壺禮盒統一送回怡亨酒店。

  “還要再看看嗎?說不定我家還有其它寶貝呢?”重回小院子,楚臣開了句玩笑。

  盧燦心道,你當我沒看嗎?剛才就四處尋摸,沒發現好東西而已。他笑着搖搖頭,“那兩扇屏風有點價值,但具體價值多少,不清楚,我對東瀛文物價格不了解。”

  走過長長的直廊,最裡面的房間,就是思源小庫。

  楚中原是商人,不是藏家,他對古董的态度是商品,而不是藏品。這一态度,對楚臣影響至深。因此,他能将物品很從容的賣給東瀛人,也可以将自家房門拆卸賣給盧燦。

  這種态度,也決定了他不會如同盧燦那樣,對小庫精心布置。

  小庫可不小,足有兩百平,裡面不是常用的桁架,而是齊腰高的平台櫃。這種平台櫃,上面可以陳列普通,下面可以盛裝珍貴物品。

  平台櫃一共有長長的四列,隻是中間那兩列的櫃子是背靠背放置。櫃台上,金屬器的陳列,與瓷、陶器遠遠隔開,一列靠東牆,一列靠西牆。中間的一長溜,擺放的是各色雜件、玉器及小件。

  這樣的陳列方式,才是盧燦所喜歡的。

  陳列台上,陶瓷器有三十來件;另一邊的金屬器件有十多件;中間的小件難以估計,筆墨硯台木雕筆筒等就占據相當大的位置。

  不過沒看到字畫,估計都存放在櫃子下面。

  “楚叔,我自己看看,有好東西,我自個挑出來。你稍後幫忙,把櫃子下面的東西取出來就行。”見到這些,盧燦頓時将此行的目的忘得幹幹淨淨。

  “你不看範鼎甫的茶壺了?”楚臣正準備去取貨呢,結果盧燦來這一出。

  “不急,茶器不久在前面嗎?我稍後就能看過去,自己挑。”

  “行,那你看,我剛好整理整理!”楚臣揮揮手讓他自己鬧騰去。

  這裡應該也是思源齋的初鑒室,設備很齊全。

  盧燦從牆上摘下一幅白手套,戴上一隻,另一隻手空的,便于感知。又将挂在牆上的放大鏡取下來一隻,放在手旁,有些重要物品,還需要用放大鏡看看。

  他所在的這一列,展台上面大多數全是瓷器。

  當頭第一件,盧燦就想出手。

  大開門瓷器,清乾隆青花三多果紋蒜頭瓶。器表自上而下飾連續回紋、纏枝蓮紋、如意紋肩紋、海水紋,主題紋樣用六枚折枝花果表現,分列兩層布排。

  全器白釉溫潤細膩,裝飾設計疏朗大方,青花呈色典雅鮮豔,筆觸點染為仿明初青花鐵鏽斑式樣,為乾隆朝禦窯廠的傑出佳作。

  “楚叔,這蒜頭瓶怎麼賣?”盧燦彈彈這件瓶身,剛剛作響,瓷質很亮,無沖口。

  盧燦擁有不少清三代标準器,這件依然雖然算得上精品,而且這一件有些紀念意義——唐英督造景德鎮時期,第一類标準器就是仿明宣青花果紋蒜頭瓶。

  正在整理櫃台的楚臣看了一眼,伸出手掌,示意五萬新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