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求鑒定,那一定要有書面鑒定協議。
即便是中途談成買賣,鑒定費也需要從貨款中扣除。譬如昨天晚上盧燦鄭光榮找坂本五郎,都是支付鑒定費用的,即使生意談成,那一千美金的鑒定費照樣支付給對發。
如果是想要賣貨,之前一定要說清楚,家有貨品要出手,你們自己上門鑒定,願不願意上門,讓對方自己斟酌。這種情況需要簽訂的是認購協議,鑒定行為是收貨方自願的,哪怕交易不成功,也無需支付鑒定費用。
正因為存在大量的“騙鑒定”行為,所以一般古董機構不太願意派人員上門。
判定是否需要支付鑒定費,首先看協議,如果是口頭協議,産生糾紛後,就需要判定對鑒定機構上門的動機和目的。
這件事情中,盧燦估摸着,裴父當初可能真的是找他們鑒定。因為在交往過程中,盧燦發現裴父非常要面子,說話行事,都是如此。譬如上午,盧燦在戈家看貨,裴江生始終都沒冒頭露面,就為了等盧燦先去看他。
這種要面子的人,你讓他直接上門說有貨出手,估計他說不出口。
當然,這種人上店面求鑒定,肯定有賣貨的意思。
裴父固然有錯,但對方氣焰實在太嚣張。人有親疏遠近,盧燦很自然偏向裴家。
他從裴江生身邊擠過,來到台階上,嘴角帶有一絲笑意,“于老師,你口口聲聲說裴老先生騙鑒定,請問,你帶有雙方簽訂的鑒定協議了嗎?”
對方冷冷的打量盧燦一番,避而不答這個問題,“你小子是哪家的?還懂不懂行規?這批貨我已經說過,觚品堂鑒定過,對方沒支付鑒定費,誰也不能交易!”
盧燦一口流利的國語,讓姓于的以為他是哪一家台北古董鋪子的夥計。
“識相的趕緊滾!”姓于的旁邊,竄出一個大漢,對盧燦吼道。
盧燦沒理那大漢,盯着姓于的,“于老師既然和我談行規,行,我們談談行規就是。”
“行規中哪一條規定了,鑒定費用的讨要,竟然在十多天之後?”
“觚品堂在哪一次行會上說過,裴家的貨品存在糾紛,别人不能插手?”
這一條盧燦是猜測的,像這種事情,遮掩還來不及呢,觚品堂怎麼可能在行業中宣揚?
盧燦搓搓手掌,“你觚品堂沒有鑒定協議在先,上門無理取鬧,這是侵犯私宅;你觚品堂在行會中也未曾透露過任何消息,卻阻止其他人交易,你這是霸市!”
“毛都沒齊的小子,和我談行規?”那位姓于的高瘦老者,惱羞成怒,連着嘿嘿笑了幾聲,“你會鑒定嗎?年紀輕輕就學人上門收貨?也不怕賠死你父母留給你的那點家底錢?”
“我勸你小子回家在父母面前再要點奶喝,免得以後再吃虧!”
這就是典型的流氓作為了!說不過,就開始威脅!
丁一忠吓一跳,連忙從房中擠出來,站在盧燦身前。這三人,明顯有黑道背景,台北的黑道可不是香江,這邊人更喜歡用槍說話,而不是香江的棍棒。
裴東嶺也擔心盧燦吃虧,站出來将盧燦拽了一把,拉到身後。
盧燦生平最恨别人提及他的父母,站在兩人身後,忍不住跳腳罵道,“尊重你叫你一聲于老師,不尊重你喊你一聲騙子也不為過!”
“誰能像你這樣?能将人家七十萬的貨品,鑒定成十五萬?這不是騙子是什麼?”
盧燦這句話戳到對方的痛處,這話如果傳出去,觚品堂以後的鑒定生意就别想做了!
“你……你個小兔崽子!胡說八道什麼?你懂什麼鑒定?”那于姓老者氣得渾身發顫,手指對着盧燦連點幾下,“真品假貨、赝品次品都分不清吧。有兩個糟錢,見什麼都買是吧!來來來!讓你于爺爺教你什麼是鑒定!”
老頭子雖然生氣,但這幾句話都是在為盧燦的那句話辯解。言下之意,盧燦不識貨,真假赝次都當成真品買,這才有裴家貨品七十萬的來頭。
盧燦嗤笑一聲,“就你那水平,還教我?自己先回回爐吧。”
那老者臉色白皙的難看,擡腳就要往台階上沖,丁一忠擋在他的面前。那邊,他的兩位随從,也跟了上來,不過都沒出手。
一時間,頗有些劍拔弩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