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曲明停下車子,盧燦左右看看,這裡的位置确實好!難怪鄭叔冒着“鬼宅”的風險都要拿下來!
忠孝西路、中山路、愛國路,幾條道路交叉口就在這棟房子的前面不遠處。此外,房子的右側,是一處小公園。内有數量不菲的蘇鐵(一種樹木),還能看到兩三棵高大的紅桧。小樓的後面,是一小片廢棄的河灘,填平後可以建設一個大型停車場。
盧燦不懂風水,但隐隐感覺這裡的流動性太強,“鄭叔,建房之前,還真的找風水大師來看看。”
“你也信這個?”鄭胖子的口氣很輕松,“楚臣說有辦法。”
楚叔辦事,盧燦還是很放心的。
喬曲明推開二層小樓的院門,裡面堆滿了落葉,有一種陳腐的臭味。
盧燦對這種臭味很敏感,連忙拿出口袋中常備的手套,捂在鼻子前面。另一隻手,很習慣性的摸摸牆壁上充滿東瀛情調的侍女圖案瓷闆。
曆經幾十年,這些瓷闆竟然還如此溫潤光滑,沒見一絲裂紋。
“咦?等等!”盧燦突然叫停走在前面的鄭光榮。
“怎麼了?”鄭光榮回身,隻見盧燦此刻也不捂着鼻子,蹲着身子,研究這些瓷闆。
在南方,房子内外檐貼一米高的瓷闆,是為了防水防潮的,很常見。但盧燦卻扒開地表的落葉塵土,用手指關節,沿着牆壁根,一塊塊敲擊。
第249章
備前瓷闆
鄭胖子是賭木聽聲的高手,跟着盧燦身後,聽了一刻,“沒異常啊?”
“什麼異常?”盧燦蹲在地上,眨眨眼,故意說道。
他擡起就是一腳,踢在盧燦的小腿上,“那你小子叫等等幹嘛?一驚一乍的。”
盧燦墩身斜了斜,笑着再度敲敲瓷闆,“鄭叔,你再聽聽,有沒有問題?”
“咚咚!咚咚!”聲音很實,鄭光榮實在沒聽出問題,可盧燦的表情,明顯這裡有問題,他忍不住再次擡腳,“說,什麼問題?”
這是惱羞成怒了。
盧燦連忙躲了躲,趕緊說道,“鄭叔,你不覺得奇怪嗎?八十公分高的長條瓷闆,貼在牆上,無論如何,中部都應該留空隙的。”
鄭光榮明白過來,正是咚咚聲才奇怪,如果是空空聲,反倒正常了。
熟悉建築工程的人都知道,貼瓷闆,尤其是大面積的瓷闆,很少有将瓷闆背面全部塗上水泥。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四周邊緣抹上,然後在中部搭上一鏟子水泥,這樣貼在牆上就足夠結實耐用。全部貼上水泥,那太浪費了。
“這有什麼奇怪的?東瀛人很看重工程質量的,他們内部全塗上水泥呢?”鄭胖子此時已經起了疑心,故意這麼說道。
要知道,這批瓷闆貼牆的時間,最少有七八十年。那時,水泥在東亞,還是戰略物資,東瀛沒有奢侈到這種地步吧。
“那您看這,還有這!”盧燦帶着手套,将牆角陳腐的落葉堆掃到一旁,露出瓷闆下部的鐵槽,已經腐爛的鏽迹斑斑,然後他又伸手指指瓷闆上部。
這棟房子貼近地基八十公分高的地方,起了半塊磚寬度的前撐檐。這種型制在南方的建築中也很常見,為的是防止有爬蟲沿着牆壁爬進屋。
瓷闆恰好貼在房屋地基到前撐檐之間。
鄭光榮彎腰擡頭,瓷闆的上部竟然也是一塊長條形的凹槽相連。
如此一來,這座房子的全部防水瓷闆,竟然是用上下兩塊凹槽鐵框框住的。
難怪瓷闆之間如此緊密!
鄭光榮第一次來看房,還驚歎東瀛人的建房工藝如此精湛,竟然将貼牆瓷闆拼得如此嚴絲合縫,原來另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