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5頁)

  但願他們平安無事。

第277章

巨蟒阻河

  抵達瓦城,盧燦立即得知一條不太好的消息。

  三天前,胡康河河谷一帶爆發山洪,先頭探路團隊,被困于大牙山的山半腰。

  幸虧一行人夜間紮營時選擇的平台較高,未發生人員被洪流卷走的事情,不過,他們的行囊船被洪水沖走,所帶物資損失大半。

  好在陳曉随身背負的無線電台,尚能工作,聯系上臘戌大本營。昨天洪水稍退,大本營這邊,物資重新裝船,已經前往大牙山進行補給。

  聽到消息後的盧燦,顧不上在瓦城歇息,乘坐直升機連夜趕往臘戌。

  一同前往臘戌的,還有納徳軒珠寶駐瓦城辦事處經理梅生。

  終于改變納徳軒以前對南邊情況兩眼一抹黑的狀況。

  看到盧燦身旁的楊坤等楊家人,他說得更多的是盧楊兩家其它幾個礦坑的開采情況,對龍肯天龍生礦區的事情,隻字未提。

  從他彙報的情況來看,南邊楊家似乎在有意識的減少産量。

  盧燦倒是有些理解,為何楊家想要封存龍肯天龍生礦區。

  無它,賣不出價耳!

  八十年代初,南邊翡翠原生的出産,抵達一個峰值,1979年南邊原石正規出口渠道的記載數量為112萬噸,其它非官方渠道出口的數量,能超過這一數值的兩倍,創曆史最高值。

  1980年,香江高端翡翠的市場價格,相比去年暴漲一倍。

  這就奇怪了,原石進入市場量增大,為何成品翡翠的價格還如此瘋漲?即便是經濟增長,消費能力提高,也不可能帶來如此漲幅。

  原因就出在珠寶商囤貨的身上。

  譬如納徳軒珠寶,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囤積的原石,足夠珠寶店鋪使用十年。在香江,納徳軒還不是最大的珠寶銷售商,像超一流珠寶企業金大幅、周生、長龍這幾家,所囤積的原石,估計數量更吓人。

  娃達雖然也有珠寶店鋪,但他們的主業并不在珠寶銷售,規模一直很小。有很多南邊礦主,根本就沒有珠寶店鋪,因此,楊家等一批南邊翡翠開采商,并沒有從這一輪漲價中獲得好處。

  他們自然不幹了。

  控制原石出口數量,成為他們插手翡翠市場價格的最好手段。

  想到這,盧燦倏然警覺,自己竟然忘了這件大事——翡翠價格控制權第一輪争奪戰!

  現實總能觸發一些隐藏在腦海邊角的記憶。盧燦還真的想起來,上輩子南邊翡翠開采商,全面控制翡翠市場價格,就是從這一輪風波開始的。

  東南亞成品翡翠漲價,原石開采商卻一絲利潤沒撈到,以楊家為首的南邊翡翠原石商人們憤而反擊,這一輪風波一直持續到八五年。

  記憶中,南邊翡翠開采商,正是此時,掀起第一輪的“南邊翡翠老坑礦口資源枯竭論”,并開始強行封存老礦區,對老坑原石進行限量供貨。

  老坑真的缺貨嗎?不知道,反正到盧燦離開的那一年,也沒聽說過老坑斷貨。

  繼而他們将資本投入新礦區。

  新礦區所開采的翡翠,質量要遠低于老坑,例如八一年底到八五年之間,被他們推銷出去的“八二玉、八三玉”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說句良心話,八三玉的品質确實不如老坑原石,但也沒有他們口中所說的那麼差。

  在明年年初,這些珠寶商聯合體,甚至成立了東南亞玉器銷售聯合會,聯絡大家統一行動,繼續把持翡翠成品的市場價格,并抗衡南邊原石采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