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4頁)

  院子外,大鐵門處有人露頭。不一會,丁一忠領着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進來。

  男孩衣衫破舊,但漿洗得很整潔,手中提着一隻塑料袋,行走間有點畏畏縮縮。

  “嗨,阿丁,你來了!你家阿爺呢?”阿爾達汗熱情招呼這個孩子。他早就急了——如果沒人來,他的面子就丢大發了。

  “我阿姆和阿爺都忙,讓我過來看看。”那孩子見大廳中許多人,膽怯的直接将手中的袋子遞給阿爾達汗。透明的塑料袋有個破口,裝着兩隻白瓷碗。

  盧燦忽然意識到,自己錯在哪兒!

  此時可不是後世的全民收藏年代,出售家中老東西,還是“可恥的敗家子”行徑!

  典當行的生意為什麼紅火?還不是因為人們不好意思光明正大的去賣“傳家寶”嗎?“鬼市”怎麼來的?同理啊!

  就像眼前阿丁家,父母真的很忙?

  不是!是不好意思上門賣貨!所以才派個孩子來!

  拉普小鎮雖然建設的不錯,可是普通大衆家,同樣窮困潦倒,同樣想将家中老東西換點錢花,可是自己這麼一弄,誰好意思上門?

  真蠢!盧燦拍拍腦瓜,懊惱的拽過溫阿四,他經常走街串巷收貨,對這方面很懂。

  “不急,這種情況很正常,尤其是小鎮子從來沒有人收過貨。您隻要……”他低聲在盧燦耳邊說了兩句。

  “先試試看吧,再不行的話,到時候讓阿爾達汗帶着你們,一家家上門。”盧燦也隻能按照他的建議試試看。

  “你小子,什麼狗屎運?!”兩人正聊着呢,那邊傳來李老爺子的一聲驚喜聲。

  盧燦連忙扭頭,李林燦正在上手鑒定那小男孩帶來的物品。

  他的聲音吓得那孩子往後一縮,緊張的往阿爾達汗身邊靠了靠。

  “你來看看,好東西,能給個什麼價位?”李林燦将兩隻碗輪流拿起,反複比較,啧啧稱歎後,又擡頭對盧燦喊道。

  破塑料袋中,還真有兩隻寶貝?

  盧燦坐到老爺子身邊,看了幾眼那兩隻白碗,都不用上手,大開門的物件!

  永樂甜白瓷,龍鳳刻花碗一對!

  這兩隻碗口徑足徑相同,應該是同一批窯口出來的,口徑二十一公分左右,高七公分多,足底八公分,碗心有微微突起的淺底。擺放在桌面上,造型很穩,碗壁為龍鳳紋刻花,瓷色遠看為白,細看則帶有微微的淡粉色。

  沒錯,就是永樂甜白瓷中特有的奶白品類。盧燦在上手之前,再度确認。

  右手帶上手套,将小碗端起來,入手很輕巧,是典型的半脫胎瓷,對着燈光照了照碗壁,光影若隐若現。

  碗壁為刻花三爪行龍,張口、吐舌、露牙、雙目圓睜,闊步奔行,龍身滿畫鱗甲,雄武矯健在雲霧中繞碗壁一周,神色昂揚,爪足有力。

  這隻碗,有明顯的使用痕迹,口沿和底足,都有磨損痕迹。碗的底圈壁,用沙紙打磨了一塊烏記,這也證明這兩隻永樂甜白瓷被用過很多次,而且是大家共用。

  這種沙紙打磨的印痕,是主人為碗所做的記号——南方辦酒席,主人家碗筷不夠,通常會找鄰居借用。

  這兩隻碗随曆經多人使用,但沒有破損,真是萬幸!

  盧燦另一隻手幫襯,将碗覆過來,碗底為四字陽文篆書款“永樂年制”。

  永樂甜白瓷,堪稱白瓷中的巅峰之作。

  永樂白之所以與其他白瓷不同,是因為工匠們在拉胎時,增加了高嶺土的比重,以固定造型;之後的利坯過程中,又将瓷坯内外都刮去,使之變得極薄,以增加透光度;配料中增加鋁氧含量,提高燒制溫度與瓷胎強度;同時,改進裝匣支燒方法,讓其受熱均勻。

  工藝的改革,讓白瓷面目一新,創一時之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