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盧燦根本不知道,香江還有個巨坑,等着他往下跳。
九月二十九日夜,香江荷裡活道有名的收藏大亨,瓷王堂主人,瓷王賈鄭廷,因腦血栓突發,送明德醫院搶救無效,于夜間十一點三十分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九月三十日,多家媒體大篇幅訃告,紀念這位“為瓷一生”的老者。
衆多媒體中,有一家名為《萬人日報》報刊,在邊角地帶報道了一條消息——
“瓷王後人争産,兄弟醫院阋牆!”
第303章
瓷王遺産
伸了個懶腰後,盧燦平端手臂與肩平,左右扭扭,朝花園另一邊的阿爾達汗語帶不屑的嘲笑道,“就你這資質,還想拜孫老為師?我看你是沒睡醒吧。”
阿爾達汗穿着一身運動裝,跟在孫老後面,正裝模作樣的練習三體樁呢。
還沒等阿爾達汗反駁,孫老先開口了,“别聽他胡說八道,練武不講究資質。持之以恒,勤練不綴才是正道。别像他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你照樣能學好。”
“武俠小說上不都說,練武要從小開始嗎?”阿爾達汗自己都有些不自信。
“别聽人胡謅謅,都是沒譜的事。”
孫老爺子伸手擡擡阿爾達汗的胳膊,又将他佝偻的腰部扶正,連着糾正他幾處錯誤的站樁姿勢後,才繼續說道,“所謂從小練武,那是練習基本功。孩子的骨骼未曾定型前,師傅是不會給他上套路,否則一旦營養跟不上,就容易出現侏儒症。”
“那是為什麼?”他的話挑起盧燦的好奇心,問道。
“你的飯量自己不清楚?”孫老爺子怼了一句。
“窮文富武沒說錯。過去,窮人家的孩子,吃飯都是問題,哪有什麼營養?”
“一旦上套路之後,對人體的能量需求大增,最好的食品是牛肉,一天最少兩斤牛肉。那個時代,哪兒找牛肉?營養跟不上,還能長個頭?所以,所謂的從小練武,練習的都是基本功,要麼就是花架子。”
還真是這樣,很多自幼練武的,個頭都不高,譬如李小龍、功夫皇帝李,曾子丹、吳靜個頭也不高,難不成是因為這個?
“成年之後練武,不會骨骼僵化嗎?”
盧燦一句話,招來老爺子的不滿,“你跟我練了有兩年多了,怎麼還問這種問題?有時間也翻翻拳譜,對你有好處。”
“練任何拳法,都沒要求骨頭柔軟吧!真的骨頭軟,那是軟骨病,根本就不适合練武!”
“身體的柔韌性在于關節,在于筋絡,不在于骨頭!而筋絡與關節,都是可以通過後天鍛煉,逐漸柔韌的。所以,在練武一途,隻有認真和不認真的區别,并沒有什麼先天适合練武的體質。”
阿爾達汗側臉,對盧燦擠擠眼,嘿嘿直樂。
“我們津門的武術大師韓慕俠,這個人你應該聽說過吧。”孫老爺子今天的談性很足,扭頭問盧燦。
韓慕俠?當然知道,“擂台上打死沙俄大力士的那位?”
老爺子點點頭,“就是他!”
“韓老幼年時家貧,十六歲去靜海的大地主張綿文家當護院,才開始接觸武學,十九歲才開始正式練武,最後不也成為與霍元甲齊名的一代大師?”(資料取自韓慕俠的女兒韓小俠的回憶錄,非度娘内容)
十九歲?打死沙俄大力士?怎麼聽着這麼玄乎?盧燦與阿爾達汗面面相觑。
“所謂練武的資質,其實就是悟性,還有就是持之以恒的決心。練對了方法并且能堅持下去,就能成功,與年齡大小無關。”
“真的?那您老教我一套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拳法,我天天都練,保證比他勤快!”
阿爾達汗的話,讓孫立功有想要抽他的沖動。合着,這位比盧燦還不靠譜,老爺子拂袖而去。他走後,盧燦放聲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