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3頁)

  “賈老闆,你真讓我意外!”

  一番話,說得賈立武臉色青一陣白一陣。

  “不過,你放心,那幾個騙子,已經處理幹淨,這算是我送給你的第一件禮物。”

  “至于第二件,我五千萬買下賈老的遺産,價格并不算低。不過,為了你有個好借口,我可以答應你們賈家,未來我的虎園博物館,将留一家名為瓷王堂的專館,專門陳列賈老的遺藏,以示懷念。這第二件禮物,你看,是不是能夠說服你的家人?”

  “至于第三件……”

  盧燦從車廂保險櫃上,抽出一份文件,遞給他。

  “這是吳玉普的原版供詞,我可以先送給你,等交易結束,其他四人的供詞,也一道交給你。”

  “騙子沒了,供詞也是原版,這下賈老闆應該能放心了吧?”

第316章

峰回路轉

  徐占堂站在容喜大廈九層辦公室落地窗前,眉頭緊縮,手中的雪茄已經自動熄滅。

  接觸古玩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

  五年前參加廣交會,在文德路的一家小巷口,碰見有人躲在犄角旮旯裡售賣瓷器,他花了一共五十五元的外彙券,買下全部六件瓷器。

  回香江後,一位古董行的朋友,給他這些東西估價為六千五百港元。

  轉手之間,赢利一百多倍,這讓他第一次見識,“盛世古董”的強大經濟價值。

  于是,他組織專門的人馬,開始研究古董行業,得出的結論讓他非常驚訝——近十年來,精品古董的平均年升值率超過四成,這可是比股票增值速度更快的單一貨品!

  于是,他一隻腳踏入古董行。不過,他很清楚自己的短闆——本人對古董一竅不通。因此,他摒棄了傳統的倒騰古董的買賣,而将目光落在精品、真品古董上。

  他看中的是長期持有精品古董所帶來的增值、保值效益。

  五年來,他收藏的古董,大多數來自各大拍賣會,或者來自店鋪的鎮店之寶,數量達到五百之上,品質無一不精。

  這讓他這位“外行人”,在古董行業也頗有影響力。

  因此,這次瓷王賈鄭廷的遺産想要出手,他就獲得别人的秘密告知。

  辦公桌上,有一份很詳實的有關賈鄭廷遺産的分析報告。

  賈鄭廷的收藏,總價值不低于三千萬港元;瓷王堂店鋪,評估價為一千萬港元;瓷王堂的貨品加庫存,總價值為三百四十萬。

  賈鄭廷的遺産,總評估價為四千三百四十萬。

  财産審核及評估團,特别給出兩條建議。

  其一、賈鄭廷的個人收藏,具有較高的升值潛力,溢價五百萬都是可以接受的。

  其二、香江地産的風險系數很高,有可能在明年年初崩盤,不建議入手。

  正是這第二條,緻使他的收購團隊,在此前的一周時間内,與賈家兄弟展開拉鋸戰,白白浪費了許多時間。

  現在,形勢突變,不僅納徳軒的少東家加入競買,竟然連東瀛人都踏足進來。早先那一對一的收購談判優勢,蕩然無存。

  這兩家對手,均非易與之輩。納徳軒的那位少爺,回收圓明舊物,投巨資建博物館,港人皆知;東瀛人财大氣粗,背後有多家東瀛收藏機構支持,來勢洶洶。

  該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