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隔着盧燦,你一言我一語的低聲聊着,盧燦在中間,痛并快樂着。
“要不……我換換位置?”台上演出到了一個小高潮,現場響起一片掌聲,兩人的叙話也中斷了片刻,他終于找到插話的機會。
“不用了,我馬上去後台化妝,下下個節目就是我的《雀之靈》。”
“阿欣,我走了,等演出結束,你等等我。今天我請你們兩位,嘗嘗津門特色。”她伸長手臂,如同白藕般的胳膊,從盧燦面前伸過,和孫瑞欣握了握,随即如蛇般縮回去。
整個過程,極其自然,如果沒有縮手回去時,手臂從盧燦的掌背蹭過的話。
《雀之靈》是傣族的傳統舞蹈,很多舞劇團都有這個節目。
孔雀舞是傣族人的信仰,因為他們覺得孔雀最為美麗,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生命繁衍的象征。孔雀開屏,是為了吸引異性,因此,這種舞蹈在傣族中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儀式,一種成年儀式,以此舞蹈來吸引異性關注。
盧燦上輩子見過楊大師的表演,那種空靈、高傲、卓爾不群、孤芳自賞的味道,十分濃郁。劉茜莉的獨舞,沒有唯美的燈光,沒有玄妙的背景,但依然有自己的韻味。
妩媚!
這是劉茜莉的雀之靈,與楊大師的舞蹈,最大的不同。
長眉妙目、纖手柔腰,穿豔麗的裙裾漫步旋轉、抖臂翹腳、扭胯提臀,風姿中帶有說不出的妖豔與魅惑,搔首弄姿、迎風挺立、跳躍旋轉、振翅翺翔這幾個連續動作,更将一位思春的鳥兒,表現的活靈活現。
指腕細膩的張翕蜷舒、肘臂柔韌的扭顫搖蠕,腰胯風緻的擰挪提納,酥軟無骨,令人歎為觀止。
盧燦還真的不好評價,她的舞蹈和楊大師的舞蹈,孰好孰壞!
也許,這隻鳥兒,才是真正活在民間的鳥兒,而楊大師所表演的那隻,活在天堂!
還真沒想到,龍母竟然還有這一手!太驚豔了!
最後的高潮階段,她捏起裙擺大幅度奮力甩動,疾速旋轉,裙裾飛揚。許是心有旁骛,許是基本功還是不如楊大師紮實,她的擡腿不夠高,單腿直立時身子有輕微的顫抖。
對此,觀衆已經不挑剔了,一個個站起身來,拼命鼓掌!
很亮很純粹的孔雀開屏!
如果說日常生活中,她隻有八十五分,舞台上,尤其是這身孔雀裝,滿值!
盧燦和孫瑞欣也站起身來,鼓掌。
隐約間,盧燦似乎看到她站在台上,躬身謝幕時,對自己投來微微一笑。
……
走出劇院,孫瑞欣與劉茜莉兩人相約,去逛友誼商店,然後去品嘗津門美食。盧燦沒能一起,看得出來,對方有些失望。
他需要回去處理點事情——溫季宸、昆希還有菲利普斯财務公司的安德烈,已經抵達津門。他需要告訴他們,如何配合潘雲耕取出兩口井中的東西,順帶着投資開化的高嶺土礦。
“我會把阿欣安全送回去,保證不會讓她受一點點傷害。”劉茜莉笑着和盧燦握手告别。
盧燦笑着點點頭,這是保證?他抽回來的手,攥了攥,裡面有張小紙條。
又叮囑孫瑞欣兩句,盧燦這才登車離開。
捏着紙條,盧燦還有些小期待呢!可惜,紙條上的内容并非盧燦所想象的“約”,而是很樸素的一句求助:我想去香江發展,您能幫我嗎?
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尤其是那些高知或者見過世面的人。整個八十年代,每年以旅遊、工作等名義,逗留國外的人,平均不下于二十萬。
金光喜、彭彭木、陳子華等人,還有招募來的六位修複師傅,去香江的手續正在辦理。
帶個人去香江,對盧燦而言,不算大事。隻是,這個女人的心機,在自己所接觸的幾女中,絕對是最深的。如何處理好與她之間的關系,需要費心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