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頁)

  “東西可以贈給盧居士,不過……我天成寺明年佛誕開山門,尚缺三斤金粉為佛祖增彩,不知施主您可願解囊?”

  老和尚對他的藏品很有信心啊!這開口就是三斤金粉!

  買賣之前先要價!這老和尚既有佛意,又精于人事啊!

  盧燦一時間不知該不該答應。三斤黃金的價值,不少呢,更重要的是東西都沒看!

  孫瑞欣聽說是給佛祖增彩的,站在盧燦身邊,輕輕搖搖手臂,眼神中盡是希翼。

  盧燦笑着對孫瑞欣點點頭,然後又對雲隐老禅師說道,“三斤金彩可夠?大師,我再添二十斤紅彩可好?”

  所謂紅彩,就是純朱沙,在塗裝佛像時經常用到的紅料。朱沙塗紅不脫色,比塗料好太多。二十斤朱沙,同樣價值不菲。

  盧燦這也算是為自己積德。

  “善哉!盧施主、孫施主,兩位子孫昌隆,福祚綿延,佛祖保佑你們!”

  老和尚得到想要的答案,彎腰從炕基下面抽出兩三塊磚,摸摸索索半天,掏出兩件包裹,放在桌子上,親手打開。

  另一件盧燦沒看清楚,因為第一件太耀眼,太炫目!

  洞内光線不足,原本很暗,但當第一件包裹被打開後,恰好被透過門扉的日光,照射在上面,頓時光彩萬道,在洞内石壁上,留下一條條明亮的金色線條,像極了金蛇遊壁!

  難怪老和尚敢開口要三斤黃金!

  這是一件金絲織錦的伽藍僧衣!

第386章

佛門雙寶

  僧衣在傳統服飾中,等級鮮明,規制嚴格,僅次于官服。

  普通的比丘戒、沙彌戒,隻能身穿海青色或者咖啡色僧衣;知客師,維那師,典座,堂主,着淺黃色或灰色僧衣;監院、首座、當家師,還有方丈,才可以着明黃色僧衣。

  不僅僧衣等級劃分鮮明,他們披在身的割截布,也就是常說的袈裟,同樣等級明顯,體現在袈裟上面的方格(佛門稱之為田相)數量上。

  根據格子條數不同,分為五條衣,七條衣,九條衣,十三條衣等,不同職司的僧人,所披袈裟,有嚴格規定。

  最隆重為二十五條衣,又叫紅祖衣,也就是電視上唐僧的那件紅色金絲織錦袈裟,隻有住持或者退院老和尚(前任住持)才有資格披戴。

  至于盧燦面前的這件紫底的條衣,盧燦尚不清楚有多少條,但其紫雲錦為底,真金撚線構成菱形格紋,一看就是佛門至寶。

  盧燦連忙合什,對着這件袈裟拜了拜,其後回身說道,“大師,這怕是不妥吧。”

  是的,盧燦不敢收!

  這件袈裟不用說,肯定是好東西!可是,做古董生意做到寺廟來了,這……要是傳回香江,香江的佛教徒數量衆多,架不住輿論如潮啊!

  另外,香江幾大禅院。恐怕都會有人上門勸獻(佛門不叫捐款,叫獻功德)啊!

  與其這樣,還不如不收,免得麻煩纏身。

  老和尚見盧燦的拒意很明顯,笑笑,伸手指指地上的幾塊茅草蒲團。

  自己先迦坐其中一塊,等盧燦和孫瑞欣也坐下來後,他開口說道,“你們兩位,與這件福田衣有緣。”

  有緣?那就是有因果啰?盧燦笑眯眯看老和尚怎麼說。

  隻聽他幽幽說道,“天成法界(天成寺的佛教稱呼),起于唐遼,興盛于明清,至今已經千年曆史。可憎者,倭賊差點斷我千年香火,如今政府關照,香火起勢在即,乃我佛門大興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