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展合作
“聯展?您老的意思是台北……?”蔣複聰老爺子的提議,頗出乎盧燦的預料。
當初在京城故宮時,盧燦曾經給徐梆達老爺子提議,在試營業期間聯展。可惜,因為涉及部門衆多,而且京城故宮管理複雜,這件事情最終未能成行。
台北故宮這邊可不一樣,蔣複聰老爺子基本能一言而決。
和台北故宮聯展自然是好事,可是……盧燦更希望的是聯展放在虎園進行,而不是将藏品送往台北呢。
蔣老觑破盧燦的心思,哈哈大笑,手指連點,對陪坐在一旁的盧嘉錫、李林燦笑道,“老盧,你家這小孫子,猴精精的,這是怕我吞了他的寶貝呢。”
蔣老是清代藏書大家蔣光煦曾孫,海甯人,這句猴精精,是海甯方言。
海甯是良渚文化的發源地,而良渚文化是典型的“玉器文化”,盧燦曾經去過太湖周邊尋覓過良渚玉琮,因此對這一帶方言還算了解。海甯方言中,大量運用重複詞來表示感慨,譬如甜咪咪、鹹津津、猴精精,典型的吳侬軟語。
盧燦尴尬的摸摸腦袋,陪着老爺子笑了兩聲,沒否認。
“放心,不會昧了你的東西,我隻是借用一周,打借條的。”他又指了指李林燦,“老李可是我們館中的考古學方面的高才,你把我家的老李拐跑了,我還沒找你算賬呢。”
蔣老雖然是學問人,可畢竟縱橫官場多年,一句“我家的”就将當年他和李林燦之間的那點恩怨揭過。
這句話一出口,李林燦有些動感情了,“老院長,我在這邊現在挺好的……”
老人家八十多歲,和錢木老爺子一輩,算起來,輩分比盧嘉錫、李林燦都高。
蔣老擺擺手,打斷李林燦的話語,“是啊,我就是聽小戴說你在這邊過得挺自在的。要不?我肯定把你拽回去的。”
“去年我準備憋憋你的暴脾氣,再讓你幹個副館長呢,結果你跑到香江先當上了。”
這話不是忽悠,曆史上李林燦還真的當了台北故宮副院長。
話都說到這份上,盧燦不答應也得答應,否則老先生太沒面子了。現場還有戴靜賢、台北故宮的石守倩等人在場,老爺子不會賴賬的。
他撓撓頭,“蔣老,借哪些?還有,什麼時候需要?别把虎園的那點好東西都借走了,那……我們可是剛開業呢。”
“天籁閣的那批藏品不錯,主要是它們……”
老爺子目光銳利着呢,一刀就砍在盧燦的心縫上,頓時讓他面色猶豫起來。
蔣老的話語往後退了一步,“我想在中秋前後,舉辦一場中華高古畫作大展。這樣……你給我抽調一百幅高古字畫,其中虎園三珍必須有一件,怎麼樣?”
這要求同樣很苛刻,盧燦龇了龇牙。
高古畫作,是收藏界約定俗成的一種說法,那就是明代之前的字畫(也有說是唐代及唐以前的,此說法小衆)。
一百幅,約占虎園高古字畫的三分之一,不過這條件要比剛才那好多了。
盧燦看看李林燦,他眼觀鼻鼻觀心,顯然不想參合這事,又看看爺爺盧嘉錫,爺爺對他似有若無的颔首。
嗯?老爺子這是想通過這件事,緩和因去年自己去内陸而變得有些僵化的台島關系?
盧燦瞬間明白自家老爺子的心思——蔣老在台北的關系,硬紮的很。
不過,真要這麼白白借給他,盧燦心底還真的有些不得勁。
他忽然冒出個主意,雙手一合,對蔣老笑道,“借一百幅高古字畫沒問題,蔣老弘揚中華文化傳統,晚輩自願附骥,三珍都借給您也沒關系。”
此言一出,戴靜賢和李林燦一愣,這不是這小子的性格啊?
哦?這麼好?蔣老笑眯眯看着他,示意他繼續往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