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1頁)

  那中年男子看看盧燦,又看看丁一忠,笑着問道,“公子來自台島還是香江?”

  “香江,來這邊倒騰點大米蔗糖。”

  “那來對了,這邊的香米蔗糖厚喇的很(品質好極了)。”

  那男人笑着拉開旁邊的小鐵門,将盧燦和丁一忠帶到二樓,“兩位請!”

  死當櫃台在二樓,有兩位掌眼師傅,還有一位經理模樣的中年人,正在聊天。

  “阿水,這兩位是?”那位經理笑着和盧燦點頭招呼。

  “施襄理,這位香江來的公子上來看死當的。”那位叫阿水的中年人,指指盧燦,又上前一步聲音放低,“和碧瑤黃家橡膠園有交情,尋摸兩件上門禮的。”

  盧燦對他點點頭,微笑緻意。

  施家在達古潘應該挺有勢力的,這家典當行,竟然将職位分得這麼細緻,大股東應該很注重尊卑有序的,而且施家典押鋪子,不止一家。

  襄理這個詞彙,即便在香江都很少用了,類似于經理的意思,更偏向于總經理助理的意思。襄理、協理、署理都是近代金融業比較常用的職位。

  署理是正職,協理是副職,襄理要比這兩個職位還要低一點。

  “這位公子貴姓啊?”那位施襄理笑呵呵的與盧燦握手,“不才施襄垣,見過黃渭源大伯兩面。”

  呃,黃渭源是黃栌的祖父。

  這裡得說說黃家的發展史。

  黃家搬遷南洋,還是十九世紀初年的事情,其祖上黃高升、黃伯愛兩人,遠渡爪哇島僑居拉森碼頭謀生。曾祖黃興祥開始發家,收購船廠造船,到傳到黃繼仁手中時,黃家已經是印尼有名的商家。黃渭源是黃繼仁的第二子,掌管家業,黃家再度擴張,制糖、造船、橡膠産業都有迅猛發展。

  黃渭源去世後,家産被他的兩個兒子掌管,黃輝聰和黃輝祥兄弟倆人都是經商天才,一位負責造船業,一位負責制糖業,發展的都不錯。

  黃栌是黃輝聰的長子,與他同輩的黃家直系子弟一共六人,女子除外。

  眼前這位施襄垣喊黃渭源大伯,那他就要比黃栌高一輩。

  東南亞華人圈子就不能理,理理就成親朋故舊。盧燦怎麼也沒想到,這犄角旮旯中,還能理出一位世叔?

  “原來是世叔啊!小侄是香江納徳軒盧家的阿燦!”

  “哦……”最近虎園開業,納徳軒珠寶蒸蒸日上,施襄垣自然聽過,他拖長音調,驚訝的拍拍盧燦肩膀,“你父親當年與我有過一面之緣,太讓人惋惜了。”

  得,這次世叔的名頭坐實了。他竟然和父親認識?

  見盧燦的臉色有點僵,他也覺得這話題不太合适,親熱的将盧燦引到自己的辦公室,“阿燦怎麼來這裡?達古潘開珠寶店不太合适啊,最起碼要去碧瑤才好呢。”

  達古潘人口不多,消費能力不足,碧瑤才是這附近的“大城市”——人口接近二十萬。

  “沒這打算。這次主要是來旅遊,和黃栌約好的。”菲律賓的咖啡和雪茄都很有名,盧燦不抽煙,接過對方遞來的咖啡,呷了口,果然香氣醇厚。

  “這不,喜歡點老貨,看見世叔家的招牌,就上來看看。”既然攀上關系,再找借口就沒意思,盧燦尴尬的摸摸腦袋說道。

  “哈哈!我就尋思你是這心思。”施襄垣指着盧燦哈哈大笑,什麼買米賣糖做生意,都是借口。不過,這也是行當中常用的,算不得欺騙。

  “行!達古潘這裡雖然偏僻,但早年間行商們,帶來的老物件還這有一些。我們典當行這些年也收集了點,不知道你能不能看上眼就是了?”盧家開設香江虎園博物館的新聞,他在報紙上看過。對盧家所展示的财力,驚訝不已。

  他和盧平認識,但交往不深,早年的盧家,也就現如今施家的規模吧,甚至還略有不如,但這才幾年?盧家已經跻身香江一流豪門。

  能在店中撞上盧家少東主,施襄垣自然也有心思和他們攀上點關系,因此非常熱情。

  “那就多謝世叔!”